今天是十常侍之乱后的第一次朝会,此刻坐在上方的刘辩看着下方的大臣,眼神之中还带着少许的不知失措,显得有一点点腼腆。
而何太后今日也没有出席这次的朝会。
想来何进、何苗的死,对他们这对母子来说打击很大。
不过现在可不是给刘辩和何太后“缓和”伤口的时候。
朝会刚开始,就有大臣出列道:“陛下,大将军被张让等人害死于皇宫之中,而那晚当值的五官中郎将花荣,他未能保护好大将军,臣认为花荣有守卫皇宫过失之责。”
“臣建议将花荣革职查办,打入监牢,务必要调查清楚花荣到底有没有跟张让等人勾结杀害大将军。”
一时间,又有不少大臣出列纷纷要求刘辩免职以及严查花荣。
没错,是“要求”,而不是“请求”。
因为何太后经过何进被杀的事情,精神方面可能是有些混乱,整个人显得精神不正常,所以并没有出席这次朝会。
面对这些大臣逼宫式的要求,这让刘辩显得有些孤立无助,左看看,右瞧瞧,最终把目光锁定到了张禟身上,希望张禟可以出来讲两句话。
张禟之所以没有第一时间开口,是因为从大臣进言针对花荣的那一瞬间,张禟就知道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开始了,并且是伴随着何进的身亡拉开了序幕。
经过何进兵变,扶持刘辩登基称帝开始,满朝文武谁不知道花荣是张禟的铁杆粉丝。
今天这一幕,看似是在针对花荣,实则这不是在针对花荣,这是在针对张禟,针对被打上“何氏”标签的官员。
花荣召唤而来的人物,背景设置也只是五官侍郎,朝中没有什么背景,自然没有其他人站出来为花荣说话。
就在此刻,张禟经过一番思考后,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出列道:“陛下,昔日先帝驾崩之时,蹇硕等逆贼意图发动兵变。”
“当时多亏五官中郎将花荣反戈一击,挫败了蹇硕的阴谋,最终力保陛下登基。”
“以末将的愚见,花中郎怎么可能会和张让等人有所勾结,但这个大将军遇害,花中郎的确是有失责之罪。”
“所以,末将建议罢免花中郎的五官中郎将一职,以儆效尤。”
张禟认得此人,是袁家的故吏,就猜到这是袁家出手了。
张禟知道自己在洛阳根基不深,哪怕是何进对上袁氏也是不易,更何况现在没有何进这座大山在撑腰,跟四世三公的袁家相比根本就没有一战之力。
所以,张禟这是打算弃车保帅,只要保住花荣就行,反正现在张禟也是打算收回自己的人才,找机会去荆州发展。
袁隗一下子就意识到了张禟弃车保帅的意图,用余光瞄了张禟,眼神之中不知道在思考什么。
不过,张禟这一手倒是真的保住了花荣,毕竟他们最终的目的就是花荣的五官中郎将,只要扳倒了花荣就行。
花荣一下台,五官中郎将的位置就空了出来。
正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五官中郎将负责守卫皇宫,责任重大,自然也不能空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