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部门最近在做类似《保险志》一样的文档编写,要求各公司提供中层以上管理人员的履历情况。
人力资源部去年新进来的主管林可正在负责这一项工作。当看到黄安妮的履历时,几个熟悉的字眼跳入她眼帘:2009年,宁城大学社会学硕士!
林可清清楚楚地记得,自己的好朋友柯莹的姐姐柯萱就是宁大社会学系2009届的硕士,柯莹还经常吐槽她姐那帮同学:“一个个老气横秋,指手划脚,太阳系都快容不下他们了!”
午休时她跟柯莹打电话聊天,顺口提起了这件事:“想不到吧?你姐同一届研究生同学就在我们公司。”
“还就是你说的那种,牛得很,进我们公司时间不长,已经升了好几级了!”
转天,她有事去找柯莹,正好遇到柯萱回了娘家。柯萱好奇地问林可:“哎,听说我们有个同学在你们公司混得挺好啊,哪个啊?”
林可问:“你们没有微信群朋友圈校友会什么的啊?”
柯萱一个个在数:“有啊,但没听说啊!我们专业就那几个人,王大明,在澳洲呢,不是他;费无尘,前几天还通了电话呢,人家在西门子刚升的职,不可能是他;李东方,现在教书育人,改行?也太不靠谱了吧?。。。”
林可打断她:“黄安妮!”
柯萱没反应过来:“啊?”
“就是我说的你同学啊,叫黄安妮!”
“什么!”柯萱很惊讶:“你没搞错吧,我都没听过这个名字!”
林可笑她:“人家跟你一届的,又不一定是一个专业的。”
“你不知道啊?我们学校社会学就是垫底的,压根排不上,导师少,也没什么名气,经常招不满的!2009我们系一共才开了应用社会学一个专业,总共才招了十一个!说实话,要不是专业不给调剂,我都不想上了。”
“就这么点人,不可能记错的,除非她是其他几届的。”柯萱说。
林可也觉得奇怪:“那会不会你们不是一个导师,所以记不住啊?”
“也不可能啊,也就那么两三个导师,大家都很熟悉,研究方向也差不多,有时课题还互相帮忙,这才毕业几年,难道会不认识?”
“再说了,你说的黄安妮是女的吧?我们专业姓黄的只有一个男的,谁说这个人是我同学的,瞎扯!”
林可纳闷,难道哪个环节搞错了?或者是黄安妮填错了入校时间,毕竟学校是不可能填错的。
第二天一早,林可还是跟人力资源部经理苏珊汇报了这件事,因为要重新去跟黄安妮确认信息,她觉得要告诉苏珊一下比较好。
林可后来无数次庆幸自己的这个决定。
苏珊听林可说完心里就“咯噔”了一下。
她脸上不动声色,心里却已经转了好几个念头,最后她对林可说:“这件事交给我吧,你先别管。”
苏珊是资深人力资源经理,来瑞信前她是一家著名投行的人力主管,在她离职当年,投行圈发生一件大事:圈内一位顶级大佬,被曝出学历造假。
这位大佬是业内前辈,本身业务能力出众,出事时正担任总经理兼合伙人,由于小时候家境不好,教育资源也一般,最后勉强读了个二本,后来他凭借自己的努力进了金融圈。为了面子,也为了更好地发展,他一时鬼迷心窍,居然给自己虚构了一个英国名校的学历,伪造了毕业证书。
后来,他在金融圈站稳了脚,本身能力也够,加上国外名校的背景,他被众多猎头和资本大鳄看好,年薪达千万以上,被称为史上第一职业经理人。
然后有一天,有个国内记者因为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事情在采访那所名校的时候,随口提了他一句,结果采访现场有个当年正教过那届的老师,当场说你记错了,没这个人。
记者的职业本能就是追根问底,这一问,后来大家都知道了,大佬辞职引退,归隐江湖。国内媒体和财经界都很是热闹了一阵,这就是至今很多人还耳熟能详的“学历门”事件。
苏珊直觉地认为,黄安妮并没有填错,而是正如“学历门”一样,她填的本来就是假的。
第二天下午后勤各部门开碰头会,艾总不在,叶海棠因为今天父亲出院也不在,艾总就让黄安妮代为召集一下各部门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