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知道朝堂上的这些家伙靠不住,文优啊,要不我们先不回去了?还是等平定了这马腾以后,到时带着大军一同在返回长安。”
“等到咱家腾出手来,定要将这群喂不熟的白眼狼通通宰了!”
听到李儒的分析出现在长安朝堂上有人蠢蠢欲动以后,董卓心中感到无比的气愤,但在他的心底深处竟然生出了一丝他自己都没有察觉的畏惧。
现在心思都放在了朝中公卿大臣身上的李儒,并没发现听着董卓现在想要放弃返回长安,他还以为对方是为了大局考虑。
有道是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眼下这个机会不将这些城内“隐患”引诱出来,日后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分出精力防备有人在背后捅刀子。
现在李儒脑中已经准备借此机会,清除朝中这些潜在隐患,于是李儒立即出言安慰道:
“太师不必心忧!长安城内负责城防的牛辅手中还有一万多人的城防军。”
“这次我们虽然没办法带着大军全部返回,但抽调万余兵马还不是问题。”
“虽然现在没办法确认朝堂之上到底是谁包藏祸心,想要暗害与您!”
“如果等到彻底击败马腾以后在凯旋而归,朝堂之中生活在暗中的老鼠肯定会缩回洞中潜藏起来。”
“这次我们完全可以对外传出,只带少量兵马返回的消息,让这些心怀不轨之人主动暴露出来!”
听着李儒绵绵俱到的分析,董卓心中还是有些不安,在他看来,只要自己时刻带着手下二十万大军,无论什么时候,暗中的老鼠始终是不敢露头。
就在他想要拒绝李儒提议之时,营外传令士卒的声音响了起来。
“太师,匈奴派使者来访说有重要情报告知与您!”
原来当初呼厨泉兵败以后,有一支万余人的匈奴部队趁乱主动脱离了大军,并且带着手下前往了北地。
作为外来势力他们并不被北地原本的势力所接受,一直被到处驱赶。
随着他们手中粮草耗尽眼看着便要走投无路,无奈之下的匈奴只得将最后的希望放在了曾经和他们有过交易的董卓身上。
于是他们派出使者,表明了愿意投靠对方,希望董卓能够给予他们撑过这个冬天的粮草。
这时董卓正在征讨马腾,他的手下虽然军粮富裕,但眼下匈奴已经大势已去他并不想理会这些犹如丧家之犬的残部。
当时贾诩恰巧在军中与董卓正在商议军情,他在洛阳谋划的计策过于惊世骇俗,现在是已经传遍天下。
他知道想要生存下去只能不停的帮助董卓扩大势力,最起码要保证对方不会败亡。
贾诩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继续过着安稳的生活。
就在董卓想要将这个匈奴使者轰出去的时候,贾诩却出言劝阻起来。
他认为付出万余人的粮草,不仅能收获这只异族的好感,还能让对方给自己充当眼线,这样一来,北地有点风吹草动,董卓便能立即得到消息,在他看来这是一个稳赚不赔的买卖。
于是在他将想法说出以后,李儒当即便赞同了贾诩的观点。
董卓虽然想不明白自己两位军师是怎么想的,但他知道李儒不会坑,于是大手一挥便同意了匈奴这支残部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