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刘卿,你让户部的官员根据鄂州的人户数目,统计出鄂州赈灾大致需要的钱粮数目。明日早朝时给我。”
皇帝说完,又看向冯进忠:“通知卫知舟,让他调五百禁军精英出来,时刻待命。”
“对了,让御膳房多准备一些点心饭食呈上来,方便诸位大人饿了时吃。”
“是。”冯进忠点头应下,招来两个小内侍将皇帝的旨意交代下去。
然后又耐心吩咐:“梅阁老年纪大了,让厨房准备一些软和好消化的食物。刘大人喜欢吃羊汤泡饭,李大人爱吃肉夹馍……再让茶水间多煮些醒神的茶汤端上来。”
崇德殿内灯火通明,除了内阁、户部的官员过来,翰林院学士也被叫进了宫。
翰林院主要负责修书撰史,起草诏书,为皇室成员侍读,担任科举考官等。民间有“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说法,可见翰林院的重要性。
赈灾之事,必然要调动许多人力物力,自然需要翰林院学士来帮忙起草诏书。
除此之外,状元周邑、榜眼韩褚还有探花何嘉作为这届的新科进士、新上任的翰林院官员,也被叫进了宫。拟写诏书自是用不着他们,他们三是作为实习生来增长经验的。
周邑是第一次看到这个皇朝的官员们是如何运作的。
内阁和户部的官员分列两队,前者各抒己见,争执起来面红耳赤。后者拿着账本和户籍本,手中算盘啪嗒响个不停。
皇帝坐在正中,并不轻易发表意见,也没有离开去休息。
偶然众位大臣吵得太过,皇帝还会出面调停。看着时间还让内侍们送来茶水点心,提醒他们吃点东西补充体力。
总之,就挺和谐的。
但,也挺奇怪的。
要知道去年豫州之事后,朝堂上闹得多僵啊。
文官们一招接着一招,又是游行,又是万民书,恨不得把皇帝钉死在暴君的耻辱柱上。最后倒是皇帝棋高一招,利用百姓舆论反将一军。
双方闹得你死我活,有种要老死不相往来的架势。
可今天一看好像又不是如此。皇帝还挺体贴的,叫这些大人来皇宫上夜班,还会让人给他们提供饭食茶水,并且他甚至还记得这些大人们的身体状况和喜好。
这么一看,或可称一句君臣相得?
只是他就真的不记恨这些完全不给他面子的官员们吗?
一群人吵到丑时,才定下大致的章程。五更三点还要上朝,众人干脆在殿内歇下,到点去上朝。
周邑斜靠在椅背上,想到了身在后宫的未婚妻和妹妹,迷迷糊糊睡了过去。只觉得刚睡下没多久,殿内就陆陆续续有人起身的动静。
周邑彻底清醒时,殿内的人已经很少了。品阶高的大人们早就离开了,剩下的都是六品以下的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