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还没吃完呢,厂子里的工人们就来拍门了。
因为连天的暴雨,晏爸晏晋城怕涨水,路上不安全,特地放了工人们几天假。
结果,大家来上班后,才发现他们都好好的。
老板却因为突发急性阑尾炎被送进了医院,已经好几天了,真是造化弄人。
于是派了代表,特地给老板打了个电话问候一声,确定自家老板没事,且今天就要出院了,这才放下心来。
毕竟,这年头,离家这么近的工作可不好找。
尤其是从不拖欠工资,待人还和善的老板就更不好找了。
他们需要把停在一楼成品仓库的叉车,开到位于宴家后面约1里地外的加工厂去。
那里远离居民区,机器的噪音影响不到住家。
开了门看到空荡荡的成品仓库,工人们很是惊了一惊。
问晏宁:“小宁啊,生意这么好的吗?这么多货全都出完了?”
晏宁点了点头,笑眯眯道:“是啊,前几天不是台风天吗,又涨水。
大家都怕没米,就使劲儿屯,就把货都出空了。
所以,接下来这些天就需要各位叔叔伯伯们加把劲儿,多干点儿活了。”
“可以,没问题!只要有谷子,多少米都能给你打出来。”
工人也没有怀疑她的话,毕竟就连自家在放假前也屯了不少吃食。
而且厂子的效益好,他们的工资也相应拿得多,这是好事儿。
工人们开着叉车走后,晏宁也收拾收拾准备出发进城了。
今天是爸爸出院的日子,她要去医院接人。
其实,昨天就该出院了,奈何医院的一楼也泡在水里,就是想出也出不去。
只好被迫又在医院多住了一个晚上。
老实说 ,若非逼不得已,应该没人喜欢住在医院。
晏宁开着车慢慢地驶过了花江大桥,一路都是拿着水管子冲洗地面,打扫卫生清理杂物的人们。
对于洪水,花江县的百姓们早就见怪不怪了。
每年到汛期花江里的水总要涨上那么几回,只不过是“大”和“小”的问题。
要是哪年不涨水了,大家才应该担心是不是会发生旱灾了。
晏宁到医院的时候,她爸和宁女士已经办理好出院手续了,只需将随身的物品拿上就能走。
晏爸想帮忙拿一些,被母女俩个一致拒绝了。
“爸,这段时间你就消停点吧,等养好了身体,咱家那么多事情有得你忙的。”
“好吧,那就辛苦我的宝贝女儿了。”
上了车,晏宁将车子驶出医院,看到沿途商铺被水淹后的惨状。
宁女士十分担心的问女儿:“宁宁,咱们家没事儿吧?”
晏宁摇了摇头:“放心,咱们那地势高,水再大也淹不到咱家。
要是咱家都淹了,那么整个花江县也都完蛋了。”
果然,晏晋城和宁素一听,立即放心了。
其实他们也知道,自家肯定是没事儿的。
但,人不在家,心里总是要担心几分的。
好几天没回家了,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夫妻俩就拉开了一楼仓库的大门。
看到空空如也的仓库,夫妻俩都惊呆了,立即转头问晏宁:“宁宁,这是怎么回事?
这几天,生意这么好的吗?都卖空了?”
晏宁左右看了看,冲父母使了个眼色道:“生意是不错,咱们上楼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