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李里迫于晏宁的“淫威”,最终不得不张口喊了晏宁一声:“小姑姑”。
还真是小姑姑,因为晏宁比他小了三岁。
晏宁顿时满意极了:“哎——乖侄子,红包拿着,买糖吃——”
众人又是一阵哄堂大笑,乐坏了。
认亲仪式过后,晏晋城一家三口,便领着大家参观家里的房子,熟悉环境。
回来之前,张崇海特地打电话问过晏殊,家里的经济情况怎么样。
晏殊说家里是种田的,条件还算勉强过得去,能吃饱饭。
他们只以为条件很不好。因此,回来之前,还特地嘱咐家里的小辈。
湘省老家的经济条件可能没那么好。回去后 不许看不起老家的亲人。
更不能仗着自己是大城市回来的,就鼻孔朝天,吆五喝六的。否则,直接逐出家门。
众小辈唯唯,道不敢。
就是存了帮帮老家亲人的心思,所以,张家人给晏宁的红包都包得特别重。
张崇武,张崇文,张崇海三兄弟,更是直接给的银行卡。
此番仔细了解过后才知道,晏殊这小子分明就是谦虚过头了。
家里的条件虽然算不上大富大贵,但绝对称不上勉强。谁家种个田能种到2万多亩的?
不仅如此,家里还有个经营的十分不错的粮食加工厂,光是这些每年的收益高达好几百万。
据晏晋城说,除了现在住的这栋楼房外,他们还在县城最繁华的步行街,买了两栋临街的楼房和4个铺面,用来收租。
这次为了方便他们回家后的行动,家里的这栋楼还特地装了部电梯。
就这财力,完全不需要他们帮衬。
上到楼上,看到一应物什俱全、收拾得温馨干净整齐的房间,张家人十分感动,这足可见是用了心的。
老家的堂弟一家,是真心期盼他们回来的。
几位嫂嫂拉着宁女士的手,感动得眼泪汪汪:“弟妹,你有心了。
这么多事儿,这得费多少心思。我们回来给你们添麻烦了。”
宁女士摇了摇头:“麻烦什么?咱们是一家人,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况且,我们盼着你们回来呢!”
参观完房子,宁素就带着女儿给大家分配房间。
幸好晏家足够大,房间数量足够多,否则根本就无法一次性安置下这么多人。
即便如此,还是把晏殊的房间也给临时征用了,给张李里和他的堂弟住。
反正晏殊也不在家。
老爷子的房间,就安排在晏晋城夫妻的隔壁。
这里原本是晏爷爷的房间,新房建好后,他只住了一年就去世了。
但里头的东西都还保持着原样,这是老爷子自己要求的。说他想和弟弟亲近亲近。
父母都不在了,兄弟三个也只剩下了他自己,说不伤感那是骗人的。
晏晋城将家里珍藏的东西从保险柜里拿了出来,除了信件照片外,还有那两双筷子。
晏长安也将自己的那半截筷子拿了出来,同他们放在一起。
枯瘦的手指,一遍一遍的抚摸着这几双筷子,禁不住再泪流满面……
晚上的接风宴格外热闹。请的是花江县最有名的流动酒席大厨。
量大,菜好。有许多菜都是花江本地的特色菜。
时隔80多年,再次吃到故乡的味道,晏长安喜欢极了,若不是医生拦着,老爷子肯定吃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