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送信途中(2 / 2)

这个问题让马义十分为难,刚才说的兴起,把这茬给忘了。想来想去,还是决定正面应对,随后便直接告诉大家,人家华兴人根本就不想和咱们大燕为敌,老子的弟兄们在榆林港活的好好的,替华兴人干活,还能挣工钱,根本就没有解救的必要。

这话一出,众人立即目瞪口呆,还有这么“快活”的俘虏,怎么就没让自己碰上。队伍一阵混乱,兵丁们互相交头结耳,窃窃私语,开始问候起陈管事和杨哨官的祖宗十八代。

思想问题初步解决,马义起身带领大家继续前行。一路上,又有三三两两的败退兵丁聚拢过来,等来到三亚里附近的驿道交叉口,队伍已经扩大到五十多人,马义便知麻烦大了。

询问之下,才知这帮人丢了长官,不敢返回大营,便聚在南北驿道的交叉口,商量办法。路上遇到的少量兵丁,要么是弄吃食的,要么是沿路打探消息的,反正和没头苍蝇似的,瞎忙一气。

看到如此情景,马义只能让队伍再次停下来,和田明商议起来,带着这么多人前往州城,作为扬威右营的把总,孙惟彦能把他吃了,毕竟打脸这种事,马义可干不出来。

田明是孙惟彦的嫡系,将来把事情往死鬼杨天勇身上一推,倒也不担心责罚,问题是这么多兵丁跟着,恐怕孙惟彦会第一个拿自己开刀。实际上,经此一役,回风岭大营就算歇菜了。

最后,田明选了几个机灵、得力的兵丁跟着,让其他人延北路驿道返回大营,反正杨天勇已经死了,他们聚在这里毫无意义。

有田明做主,大家的心思便安定下来,此时才弄明白华兴人的来历和意图,除了骂杨天勇莽撞无脑之外,对马义这样的长官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看着四十多人的队伍乱哄哄地上路,马义才放下心来,带着田明一行,直奔三亚水寨而去,总要先吃顿饱饭,再细细商议一番,才好去州城送信。

让马义始料未及的是,返回大营的队伍很快便再次混乱起来,有选择回大营的,有想回家的,最无助的,反而是和杨天勇比较亲近的兵丁,这些人还占了大多数。

那晚战事不利,大家四散奔逃,其中幸存的杨家家丁,明白事情搞大了,干脆分头前往州城、杨家村寨,先将消息通报回去再说,早早脱离队伍。

领头的走了,剩下的这些兵丁中便没了主心骨,人家不相干的人可以回大营,回家,他们这些平日里和杨家还算亲近的兵丁,搞不好就是最终的替罪羊。算上陈管事、杨天勇,死了那么多人,怎么可能没有后果,即便是孙把总不追究,杨家家主、陈千户这些大人物,可不会把气全撒到华兴人头上,他们这些小兵们,总要有几个吃瓜落的。

凡事就怕有人挑头,其中一个猎户出身的老兵杨宽动了心思,慢慢拖在后边,和几个相好的兵丁商议起来。大家心思惶恐,便让杨宽出主意,现在这时候,保命才是最重要的。

马义对华兴人的描述在这里发酵开来,除了几个有家有口的不敢乱来,剩下的二十几人了无牵挂,在杨宽的带领下,居然掉头返回。用杨宽的话来说,马分总的兵能给华兴人打工,他们凭什么不能?靠着华兴这棵大树,就不怕杨家找后账。

Tip:书名会因各种原因进行更名,使用“作者名”搜索更容易找到想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