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发展中的难题7(2 / 2)

以机械制造(包括纺织机械)为主的重工业放到东岸,像纺织厂的这种典型的轻工业,就得另寻合适的厂址建设,以便其能快速扩张。

二是人员构成问题,相比其他以男性为主的工厂,纺织厂的员工主要为女性,如果在一起扎堆,肯定会出各种烂事。

另外,纺织厂的所需的女工,大部分会从务工人员的家属中招纳,这样的话,一家子都在榆林市上班,对市政管理也极为有利。

基于以上两点考虑,林志刚、钱斌很快便看上了农庄场院旁边的那块地,这才去找符思南商量。

听林志刚叙述完毕,符思南心中满是苦涩,按照工业部的说法,湳西农庄能不能保住,都在两可之间。

不等梁继盛指示,符思南便发声质疑起来。

第一,你们的纺织厂扩张,非得放在西岸吗?能不能像制铁业那样,到三亚河,或者临川河一带选址去,这样也方便材料、产品运输。

第二,人员安置怎么办,庄农和女工混到一起,就不会出乱子了吗?

第三,崖东各处的田地,肯定要以粮食种植为主,这是基本盘,轻易不能动摇,像绵、麻这种经济作物,农业部这边仅作少量优质品种的培育,并不会扩张种植规模。

纺织厂需要的绵、麻等原料,不管是近期,还是远期,都需要依赖外部进口,厂址放到三亚或许更为适当。

第四,你们厂房一建,农庄这边的住房建设就黄了,总不能把上好的耕地变成住宅用地的吧?

面对符思南的质疑,林志刚连忙回应起来。

相比制铁业,纺织业的发展还要靠后一些,主要受困在纺织机械的制造上,就凭咱们现在的工业水平,根本做不到各种纺织机械的规模制造。

在工业部的规划里,或许还得数年,才能真正有条件上马纺织机械厂。

短期内,钱斌的纺织厂,主要是利用咱们带过来的一套纺织机械,先把船帆织造搞起来,占地规模很小,人员数量也不会太多。

说白了,此时的纺织厂,主要是给造船厂作配套的。

放到西岸,主要考虑的是第二条,毕竟工人们的居住区主要在打嗥岭下,女人们上班、下班,路途会近不少。

农庄这边无需考虑他们的住宿问题。

从原料引进的角度来看,纺织厂放到三亚河,或者临川河沿岸显然更好,但这都是以后的事了,其中还涉及到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如何保证相关技术不会外泄。

对于古代社会来说,纺织机可是大杀器,一旦规模推广开来,现有的手工作坊全得完蛋,由此产生的矛盾纷争,可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的。

因此,初期作为配套厂,必须放到榆林市范围内严加保护起来,至于将来的规模扩张,还需进一步讨论,毕竟是数年之后的事了,没必要现在就确定下来。

至于住宅问题,林志刚建议符思南参考工业部的做法,把附近的山谷利用起来,反正农庄的工人也不多,直接到西北的山岭间找块谷地,就能把安居问题解决掉,那里离临兴总部更近,联络还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