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东京城中遇黄裳(1 / 2)

东京城中,西夏使团的驻地仿若一方静谧的孤岛,萧峰便暂居于此。

在大宋的广袤土地之上,萧峰矢志不渝地勤修内功。

他身体的每一寸肌肉、每一丝气息皆在磨砺中悄然蜕变。

向着少林混元童子功的巅峰一步步迈进。

偶尔得闲,他于不经意间觅得了一座隐匿于繁华景象之后的宋朝皇家书苑。

承蒙宋朝对西夏使团的优厚礼遇,身为使团成员的萧峰得以获许自由出入这方文化的清幽之境。

由于近些时日,萧峰潜心修炼北冥神功,由此对道家典籍萌生了极为浓厚的兴致。

那深邃且晦涩的道藏仿若有一种无形的魔力,如同磁石引针一般。

在练武的间隙,频频牵引着他踏入皇家书苑。

每一次迈过那朱红的门扉,萧峰都恰似踏入了一座珍藏着无尽智慧的宝库。

馥郁的书香与静谧的氛围如轻纱般悠悠弥漫在每一寸空气中。

而在这书苑之中,萧峰发现总有一个清瘦的身影与浩如烟海的书卷相依相伴。

那是一位面容清癯、神情专注的书生,正全神贯注地埋首于堆积如山的道藏之间,一丝不苟地从事着文字校对的工作。

萧峰每次前来,皆会瞧见他忙碌的模样,心中不禁悄然泛起丝丝好奇的涟漪。

一日,萧峰终是按捺不住心中的疑惑,上前探问,方才知晓此人竟是黄裳。

萧峰大吃一惊,他记得原着中黄裳乃宋神宗时期的状元。

如今承蒙当今皇帝赵佶钦点,广搜天下道家之书。

目标就是汇聚成那五千四百八十一卷的《万寿道藏》。

萧峰心中暗自惊愕,他深知眼前这位看似文弱、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日后将会以绝世高手的威名震撼江湖。

更是那部令无数武林豪杰梦寐以求的《九阴真经》的创作者。

怀着满心的敬仰之情,萧峰与黄裳倾心交谈。

他察觉黄裳虽已从道藏中领悟了武功的奥秘。

但其心神仍主要贯注于编写道藏之上,对自身所悟的绝世武功并未太过在意。

萧峰心中明了,此时的黄裳尚未历经那场将彻底改变他命运的悲剧。

在未来的悠悠岁月里,待黄裳的家人惨被明教中人屠戮灭门。

那份悲痛与仇恨才会如烈火熔金,促使他将道藏中的武学领悟发挥至登峰造极之境,从而铸就《九阴真经》。

然而此刻,静立在自己面前的黄裳,仅仅是一位心无旁骛、专注于文化传承的书生。

在这纷扰喧嚣的尘世中,坚守着一方宁静的书桌,默默耕耘,一心向着道藏。

萧峰抱拳,恭敬地向黄裳说道:

“黄兄,萧某近日修炼道家神功,深感自身对道家内蕴的理解犹如管中窥豹,实在太过浅薄。

今日幸得见黄兄专注于道藏,想必造诣超凡入圣,萧某心中存有诸多疑惑,斗胆向黄兄请教。”

黄裳搁下手中笔,和颜悦色地微微一笑:“萧兄客气了,有何疑问但说无妨。”

萧峰沉思片刻,问道:

“萧某听闻道家中有阴阳相济之说,于武学修炼之上,该如何精准地把握此中平衡,使其丝丝入扣地融入自身功法而不致错乱?”

黄裳微微颔首,耐心解说道:

“阴阳之道,仿若昼夜交替,互根互生,浑然一体。

于武学之中,刚劲若为阳,柔劲则为阴,发力之际需刚中有柔,恰似洪钟大吕之中隐含幽咽泉流;

制敌之时亦能柔中带刚,仿若绵里藏针。

就如那水流,时而可汹涌湍急如飞瀑,澎湃激昂;

时而亦可潺潺流淌若幽溪,轻柔舒缓,需依战局形势而灵活变幻。”

萧峰若有所思,继而又道:

“那在道家吐纳之法里,如何巧妙地以气引劲,使其如灵蛇蜿蜒,贯通周身经脉,进而臻至更高的武学境界?”

黄裳站起身来,踱步片刻,抬手比划道:

“气者,乃生命之根本,亦是武学之基石。道家吐纳之法,重在以心驭气,令气息仿若灵蛇,于周身经脉间悠然游走。

首要之务乃是静心凝神,排除一切杂念,使心境澄澈如镜湖。

而后缓缓吸纳天地灵气,使其如涓涓细流,沉入丹田。

再以坚毅的意念引导,令其沿着经脉徐徐而行,遇阻滞则放缓脚步,逢通畅则奋勇前行。

如此循环往复,久而久之,气劲自然萌生,经脉亦会豁然贯通。”

黄裳接着说道:

“道藏所蕴含之理,浩瀚无垠,深邃莫测,绝非一朝一夕所能领悟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