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客人(2 / 2)

收钱办事,康麻子叮嘱一句,匆匆走出门。

“二哥,你牛!”同伴佩服的竖起大拇指。

......

李红兵把安娜丢在小广场,自己骑着三蹦子来到村村委。

远远看到村委会门口,春生走来走去,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

“村长,你可算来了!”见到三蹦子出现,春生差点哭了。

“多大点事,他们啥时候过来。”

“说是十点到。”

“十点,还早的很,我出去转转。”

听到时间,李红兵转身就要离开,春生一把抓住胳膊,“村长,可不能乱跑,镇长早上还打电话过来,说一定要见到你。”

慌乱中,一下碰掉李红兵的草帽。

刷!

一个光溜溜的卤蛋冒出来。

春生一副惊讶表情,结结巴巴问道,“村...长,你...你头发眉毛呢?鬼...鬼剃头了!”

剃你个鬼头。

一大早能不能说点吉利话!

不会说就闭嘴!

李红兵脸色难看的捡起草帽,重新戴上,没好气道。

“天热,头发剃了凉快,懂不懂!”

说罢,气呼呼转身走进村委会办公室。

天热?

春生望着天空,再过几天就白露了,咋会天热呢!

不解归不解,但总算是把村长给劝回村委会,不枉自己天不亮就起来忙活。

走进办公室,李红兵坐在怀忠叔那把破椅子里,打量屋里简陋环境,屋顶是以前老式房梁,角落还能看到蜘蛛网。

原来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再破又不是自己家。

现在不同了。

“春生。”

“在呢。”春生颠颠跑到办公桌前,递上一杯刚泡好的茶叶。

李红兵接过茶杯,眼皮子没抬,“马老板捐赠的新村委会,盖咋样了。”

“盖到一半了,八间一水青砖瓦房,排场的很。”听到村长总算进入工作岗位,春生高兴的眉角飞扬。

“行了!你出去吧!我眯一会,人要是来了,提前叫我。”

说罢,李红兵把脚放在桌子上,身子往椅背上一靠,报纸搭在脸上。

啊!

不是,刚还好好的,怎么转头就要睡觉。

怀忠叔跟红兵叔截然两种不同的性格,两任村长,前者认真负责,把草沟村管理的井井有条,后者则跟赶鸭子一样,放任自流。

看样子自己也干不长久。

心疼仕途啊!

春生叹口气,默默走出办公室。

迎面撞上康麻子。

哎呦!

两人脑袋碰脑袋,撞了个满怀。

春生捂着酸疼嘴巴,呸呸吐出几根头发,“麻子叔,你走路看着点。”

康麻子抱脑袋龇牙咧嘴,“你咬到我脑壳了。”

等两人缓过劲来,康麻子询问红兵叔在不在里面。

“有啥事,村长在忙工作。”春生脸不红心不跳的帮李红兵打掩护。

康麻子忙说道,“那啥,我有两个外甥,想去月亮湾下水玩,我找红兵叔说一声。”

就这!

春生觉得为这种小事打扰村长睡觉,搞不好又要挨骂,游水又不是啥大事,随即帮忙做主。

“游水可以,一定要注意安全。”

春生是谁?

村长身边的帮手,他答应,不就是村长答应。

康麻子心里一乐,200块到手,连连点头感谢。

“行行行,保证安全,保证安全。”

......

朝天岩十九拐。

施工队干的热火朝天,翻斗车把一车车的混泥土拉到浇筑地点,浇筑进地基。

目前十九拐路面扩宽工程,已经完成一半,而完工的坡道又宽又缓,小车轻轻给油就能爬上坡。

朝天岩下,赵明国坐在镇里配的桑塔纳,透过车窗,看着长龙似的车队等待放行,还有一阵阵机器的轰鸣声。

心里不免感慨。

全是游客车辆。

草沟村真是变成凤凰了。

自己这趟进山。

一方面是因为网上沸沸扬扬舆论,虽然李红兵承包草甸镇里面也证明没有黑幕,但影响颇大,上面让他实地调研。

另一方面也是过来给李红兵撑个腰,表示自己的立场,雪中送炭总比锦上添花好。

咻咻!

一阵阵刺耳口哨声。

只见一名带着红色头盔的工人举着旗子,示意车队向前移动。

村委会办公室。

春生小心翼翼的推开门,走到李红兵身边,轻声喊道,“村长,村长,镇领导翻过十九拐了。”

“知道了!”李洪兵拿下盖在脸上的报纸,起身抓起草帽,带到头上,“走吧!”

李红兵走出办公室,趴在门口的狼犬们站起身,跟在后面。

带狗接领导!

这有些不合适吧!

春生看着村长身后四条大狼犬,想要说什么,最后还是咽了回去。

村口停车场。

建军带着红袖套,满头大汗的指挥车辆停进车位,游客下车故意询问停车费多少钱。

回答自然是不收钱,随便停。

游客们纷纷点头,果然跟视频里那位村长说到做到,已经改正。

接待游客的建军,忽然看到一个奇怪的人,扛着一个像收音机的东西,在停车场里东转西转,旁边还有几个像当官的人。

“李村长搞得还不错,这停车场比镇上的还要大。”赵明国满意的点点头,故意大声对旁边跟随的女记者张敏说道。

台里通知自己来草沟村做一次采访,为此张敏特意在网上找了一些资料。

结果褒贬不一,有人说这个村子人很坏,也有人说来这个村物有所值。

不管怎么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离开车后,张敏第一时间来到停车场边缘。

驴屎蛋子两面光,停车场看起来挺干净,可能村民把垃圾丢在隐蔽处。

毕竟今天跟镇上领导一起来,村里肯定提前得到消息,连夜做好准备。

以前每次外出采访,不都是这么操作。

提前通知,提前准备,提前打点,皆大欢喜。

转了一圈,张敏还真没发现有垃圾,并且游客也很有素质,随身都带着一个塑料袋。

咦!

那是不是教育口王科长,旁边还有东风一小的潘校长,自家孩子就在一小上学,因为跨片问题,还特意找他帮的忙。

张敏连忙走上前招呼。

“王科,潘校长,你们怎么来了!”

听到有人叫自己,潘校长寻声望去,脸色一喜。

“张大记,真巧啊!”

一见面,双方互相说出自己此行的目的,当得知教育口带队来草沟村考察学习,张敏马上请求同行。

台里给的任务是采访,又没有规定采访内容。

双方一拍即合,两支队伍合并成一支队伍。

但陪同的赵明国犯难了,没有接到通知,说市教育口也要来考察。

不知道李红兵有没有准备。

千万别搞砸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