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着山爷吃过午饭,李红兵就要告辞,回去还有一段路程。
午后阳光不再炙烈,秋风习习吹过,枣树上无数离枝黄叶纷纷扬扬飘落在石墓地面,空中弥漫着萧瑟寒意。
李红兵带着眼泪汪汪的大丫和几个到了上学年纪的孩子,走出青龙寨。
大雪一封山,等再回来,估计就得明年开春。
儿行千里母担忧,孩子们的爹妈依依不舍护送。
李红兵看向送行的山爷,再次提出请求,“二爹,要不你下山去草沟村过冬,家里有暖气,这山里面寒气太大了。”
“住了几十年,都习惯了!”山爷同样再一次婉拒。
倔巴头貌似是老李家传统。
从爷爷、老爹、二爹,除了我似乎全都一根筋,劝都劝不动。
李红兵没辙,只能曲线救国。
“过两天我让人来收果子,顺便把过冬粮食、炭火炉和煤炭给你送过来。”
对于侄子的孝顺,山爷欣然接受。
在山民护送下,李红兵回到马车,走之前特意找到赵前进,叮嘱不能为了赶进度,忽视安全。
对于赵前进拍着胸口保证。
这货嘴跟漏斗一样,全是窟窿,说话跟放屁。
是一个字都不能相信。
正好罗家也有人在修路队伍,李红兵在人群里认出了罗虎,上次罗家哥俩来老宅偷东西吃尽苦头,差点被山爷给挑了脚筋。
不过一码归一码,这俩兄弟坏是坏了点,但对麻子叔那是没话说。
哥哥在家照顾麻子叔,弟弟进山修路。
“罗虎,滚过来!”李红兵朝人群里喊一嗓子。
罗虎缩着脖子,苦着脸,一步三回头的走出干活队伍,心里暗骂,李红兵眼睛真毒,自己藏这么小心,都还能被认出来。
“李李村长。”
“躲个几毛,你那张脸能躲掉!”李红兵调侃一句,想起他还不知道麻子叔的事情,“跟你说个事,我上午从十里铺过来,麻子叔快不行了。”
啥!
罗虎顿时眼眶一红。
哥俩从小父母走的早,东家骗西家偷,要是没叔公护着,早就被村民摸黑桩打死埋进山里。
长大后成了十里铺的小阎王,哥俩没有忘本,纵然在外面坑蒙拐骗,对叔公却依旧尊敬,平时没事就陪叔公聊几句,逢年过节也会看望叔公。
这次修路,哥俩就商量好,一个在家照顾叔公,一个进山修路。
没成想,山中一日,世上千年。
叔公竟然不行了。
罗虎凶眼里冒出泪花,刚要哭喊就被李红兵一脚踹翻。
“哭个几把,老子又没说麻子叔走了,麻子叔还能活个把月。跟你说个事,你给我盯着赵前进,别让他抽风,使唤村民半夜开山修路,等我安排施工队和挖机进山,你再回十里铺看麻子叔。”
“听到没有?”
李红兵凶巴巴问道。
得知麻子叔还能活一个月,罗虎立马从悲伤中反应过来。
“晓得了,你可要快点安排人进来。”
“用你说,盯紧点。”
说完,李红兵转身走向马车,跳上车辕缰绳一抖,黑风拖着马车离开青龙山。
回到草沟村已经天黑。
李红兵带孩子们到食堂,家里灶膛都是冷的,等山杏做完饭都啥时候了。
食堂里,谣言余波还未消散。
跑堂后生和游客们,一个个目光敬佩的望着李红兵和山杏。
在他们眼中,能在外面彩旗飘飘,家里红旗不倒,才是真爷们。
要不是山杏在旁边,甚至有些人都想过来取个经。
“瞅啥呢,倒水啊!”李红兵没好气的瞪了眼提着水壶的跑堂后生。
哦哦!
跑堂后生脸一红,拿起挂在肩膀上的毛巾,擦了遍桌子,给孩子们倒碗茶水。
“去跟苏师傅说一声,整些硬菜,我请客。”
“晓得了!”跑堂后生拿起毛巾往肩上一甩,冲着后厨喊道,“李大夫,上席一桌。”
后厨里跟着回一嗓子,“上席一桌!”
“搞啥玩意,一惊一乍,拍电影呢?”李红兵不满的拍了跑堂后生一巴掌。
“李大夫,这是方总监说的,游客最喜欢土调调!”跑堂后生咧嘴解释。
很快。
桌上摆满硬菜,肉多菜少。
当大丫跟孩子们看到桌子上,摆着一盘盘香喷喷、油汪汪的肉菜时,眼睛立刻亮了起来,嘴巴张得大大的,眼神中流露出好奇和期待的神情,忍不住狂吞口水。
咋这么多肉呢!
在青龙寨也就来客,过年才能吃到肉。
“吃吧,多吃点,以后要好好上学,不能调皮捣乱。”李红兵说着话,筷子夹起一大块猪肘子,放进大丫碗里。
嗯嗯!
大丫连连点头,拿起筷子小心翼翼夹着肉,闻了闻,然后轻轻地咬了一口。
顿时瞪大眼睛。
肉的鲜美和嫩滑、香料香味,让大丫感到无比满足和幸福,发出了惊叹,“真的好好吃!”
“好吃就多吃点,你们赶紧动筷子,菜都凉了!”李红兵笑容中带着理解和心酸。
其他孩子拿起筷子伸向盘子,吃过后都跟大丫一眼,好吃的还想再吃。
不一会。
桌子上的菜就被孩子们风卷残云一般扫空,就连汤汁也没放过,跟米饭拌在一起下肚,吃的肚子都高高撑起来。
看着桌上空盘子,大丫羞愧的拉扯李红兵衣服,小声说道。
“红兵叔,这饭很贵吧,等放学我去山上挖草药给你。”
哈哈!
对于这个格外懂事的丫头,李红兵笑眯眯摆手。
“不贵,什么时候想吃,就来找我,不想下馆子就去家里,让你杏儿婶给你们做,都吃饱了没?”
孩子们纷纷点头。
李红兵起身说道,“走,我安顿你们去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