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扩充自己的势力(2 / 2)

因为他知道你在哪里。

朱由检细细一想,今天朝廷上的异动。

没有人愿意为儒门而战,也没有人愿意为儒门而战。

首先,马懋拿出了陕西的人脉,这是一张很好的牌,因为没有人愿意看到自己的子民被活活的吃掉。

接着,曹于汴又参奏陕西守将赵阳不守军纪,不守军纪。

那两个人,也都死了。

接下来就是举荐了,之前那些大臣举荐的都是些不能调动的大将。”

“左良玉更适合,毕竟他是刑部大臣王永光举荐的。”

按照常理来说,自己还是要给他一点面子的。

朱由检忽然觉得有些不对劲,他在想,曹于汴为何要弹劾赵阳。

陕西起义,每天都有人报告,有的属实,有的夸大。

死了那么多的知县,那么多的县令,如今的陕西,大部分都是官员。

可是曹于汴身为都察院的副统领,又岂会对赵阳这样的人物如此的上心。

可就在这个时候,王永光却将左良玉引荐给了他。

我明白了。”

朱由检忽然想起,左良玉就是“魏忠贤退出两条战线之后,“东林派”

卷土重来,势如破竹。

没有任何的选择,毕竟,东林的决定,已经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

太监就是个王八蛋,为非作歹,为非作歹……甚至还有孙承宗、李邦华这样的忠心耿耿之人。

但现在,东林派却分成了两派。”

孙承宗所说的“义气”

,就是“他们从来没有忘过,东林对国家的责任,对国家的拯救,对国家的忠君忠民。

钱龙锡、温体仁、周延儒,都是着名的党派斗争中的大人物。”

在他们眼里,金钱和权力就是一切,“管他呢,百姓都要死了,你们的死活,跟我有什么关系?

我现在唯一的想法就是,如果有人敢跟我作对,我就杀了他,我就会支持我的盟友。

就算是忠臣良将,也不能就这么站着。

如果你妨碍了我的工作,你就给我滚。

左良玉为人忠心耿耿,跟随孙承宗高第,身经百战,立下了赫赫战功。

不过,如果不是经历了一场决定胜负的战斗,他也不会成为一个优秀的将领。”

在他恢复官位之后,河南暴动,他带着一小队人马,在河南与暴动的军队交战十余场,大获全胜。

随后又将流落街头的叛军统合在一起,不断的扩充自己的势力,将张献忠杀得抱着脑袋痛哭流涕。

作为一个杀人不眨眼的恶魔,张献忠从来没有想过,这一对玉佩,会成为他一辈子的噩梦。”

一个叫秦良玉,一个叫左良玉……不过,人的志向,往往伴随着强大的力量,左良玉同样如此。

他不再听从上级的命令,甚至允许部下抢劫,每次打仗都要信心满满,生怕损失惨重。”

可即使如此,张献忠也险些被杨嗣昌觉得他的权力越来越大,便打算让贺人龙顶替他的位置。

不过左良玉在玛瑙山上大开杀戒,将那些叛徒打的溃不成军,贺人龙显然不可能取代他的位置。

其后,张献忠率兵攻打湖北襄阳,将襄王与杨嗣昌团团围住。

若是这个时候,左良玉带着手下,从后面突围,绝对能将他们打得落花流水。

他自然是不肯的,亲眼看到杨嗣昌饿死在那里。

襄王一族被灭门,襄阳城数十万子民,也被屠戮一空。

大明的核心之地,落入了匪徒之手。

但恶人自有恶人磨,左良玉的一意孤行,纵容强盗,也是要吃大亏的。”

他遇到了一个强大的对手,就是闯王李自成:“当日在朱仙镇,两家发生了一次前所未有的交手,左良玉惨败,损失了所有的精英,狼狈地逃回了武昌。

他向朝廷要兵力和粮草,却得不到任何回应,恼羞成怒,下令洗劫武昌城池,等他赶到九江时,只剩下了二十万大军。

可即便如此,他们依旧击败了张献忠,占据了武昌。”

“所以,我就给了左良玉一个‘宁南侯’的称号,并且给了他一个‘庚平贼’的大统领‘左孟’,并且许诺,等我击败了李自成,就让左良玉和他的父亲世代镇守在武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