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也不是说锦衣卫就不能犯错,只要是人就都有可能犯错,锦衣卫也不例外,可这一次的失误实在是太大了,若此事是真的,那就说明锦衣卫的情报系统出了问题。
一想到这个可能,就让叶白感觉到不寒而栗,差点忍不住想要立马把毛骧叫来,问个清楚。
戏志才是什么人,一看叶白的神情,就把他心中的心思猜了个七七八八,赶紧出言解释道:“将军息怒,此事并非全是锦衣卫的失误,蜀国那边动用了多种手段,隐瞒天庸关兵力空虚的事实,锦衣卫在无法混进天庸关的情况下,自然也就会被蜀军的动作瞒过,此乃非战之罪。”
“嗯?你是说蜀国故意制造假象,迷惑了锦衣卫,让他们没有发现天庸关的驻军兵力减少?”
“是的,毕竟锦衣卫对天庸关的情报,并非亲眼所见,而是通过其他方面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本身就不准确,若是遇到一些假象,被瞒过也不是不可能的。”
听到这个解释,叶白心中稍稍松了口气,这虽然同样可以算是锦衣卫的失职,可毕竟不是主观上的疏忽,而是因为客观原因造成的,倒也不能完全归罪于锦衣卫。
只是这事却也让叶白意识到,如今的锦衣卫还不是历史上那个庞然大物,不光是人员,还有其他很多方面都比不上,处于起步阶段,往日不能太过于依赖锦衣卫的情报系统。
暗自给自己提了个醒,叶白又马上问起了另外一个问题:“既然是蜀军故布疑阵,那先生又是如何得知此事的?”
这也是叶白所好奇的,只不过刚刚一心放在锦衣卫的失误上面,暂时把这个问题搁置了,如今正好问了出来。
听到这个问题,戏志才呵呵一笑,轻声说道:“将军洪福齐天,属下不过是沾了将军大人的光罢了。”
“行了,少说这些没用,赶紧说正经的。”
“将军,在长武县被俘虏的蜀军败兵中,就有来自天庸关的驻军,在审讯的过程中,俘虏们就已经透露出了一些情报,不过当时属下并未太过在意,毕竟蜀军兵力空虚,天庸关驻军兵力充足,从这里调兵也是极为正常的事情。”
“昨日一战,我军再度俘虏了一批蜀军残兵,还有几名将领,其中有一人同样来自天庸关,还是一名裨将,这些情报都是他供述出来的。”
被叶白笑骂了一句,戏志才也没有继续卖什么关子了,快速的将情况详细地汇报了一遍。
“裨将?”
叶白眼睛微微一眯,太始大陆上各国的军队编制大同小异,裨将可是统率一营兵马,不算真正的高级将领,却也是中级将领的顶峰了,地位并不算低。
这也就罢了,关键是天庸关的驻军兵力向来都是2万人,也就是说最高的将领也就是裨将,这般说来,岂非是本应该驻防天庸关的将领也南下了,还成为了自己的俘虏。
感觉有些不可思议的叶白,脸上满是不敢相信,有些迟疑地说道:“戏先生,你觉得这可能嘛,擅离讯地可是大罪,那名蜀军裨将有这么大的胆子?就算他敢乱来,青阳卫的人就能够对这等行为视若无睹?”
叶白就差没有直言这个消息是假消息了,毕竟可能性实在是不大,可谓是漏洞百出。
“将军有所不知,这位裨将与青阳卫大将军乃是同族兄弟,关系极好,之前的战斗中,青阳卫损失惨重,久经操练的老兵、精锐损失殆尽,补充的都是府军,战斗力下滑严重。”
“知晓我军战力的青阳卫,对于这样一支部队缺乏足够的信心,自然需要寻找一支精锐部队助战,这才找到了天庸关。”
听到这里,叶白就有些明白了,蜀国与秦国一样,世家门阀和将门家族掌控了许多权利,就算是皇帝,也不敢过于为难这些世家门阀,妥协这门政治艺术对于他们来说,不过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青阳卫的惨败,几乎是断了青阳卫大将军的政治、军事前途,如果能够消灭自己,重新占领西城府,靠着家族的力量运作,或许还能够弥补过失,可若是再度战败,那几乎是没有活路了。
在这种情况下,寻求家族的帮助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对于这些家族子弟来说,家族利益往往要高于国家利益,做出这等违背军纪的事情更是再正常不过了。
而且叶白也有些明白,为何此人会如此轻易地吐露这等重要消息了,要么是承受不住锦衣卫的酷刑,毕竟是娇生惯养的温室花朵,不能指望对方是一个硬汉子。
要么就是为了表现自己的价值,留下性命,等待其家族进行营救,例如交换俘虏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