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尘埃落定(1 / 2)

然而这个时候已经来不及了,赵云一马当先冲到近前,尚未靠近,就已经持弓在手,在弓弦上搭上了三枚箭矢,一箭三星,瞬间射杀了三名正在推动关门的蜀军士卒。

赵云的箭术的确精妙,也给了蜀军士卒很大震慑,可光靠他一人,显然也无法射杀关口处的上百名蜀军士卒。

好在他的身后还有一个箭术不比他差的花荣,以及1000多名同样擅长骑射的白马义从。

“嗖嗖嗖”、“嗖嗖嗖”、“嗖嗖嗖”

一阵阵破空声响起,大量的箭矢从空中飞过,形成了一道箭雨,将关门完全覆盖,那些正在奉命关闭关门的蜀军士卒瞬间就遭了殃。

“啊”、“啊”、“啊”

一声声略微有些凄厉的哀嚎惨叫声中,正在关闭关门的蜀军士卒身上被不止一枚箭矢命中,一头栽倒在地上。

反倒是那些动作磨蹭,本就心不甘情不愿的士卒,因为在身处关内,有着厚实关门遮挡的缘故,侥幸逃过一劫。

遭遇了箭雨的袭击,蜀军士卒可是被吓坏了,哪里还顾得上关闭关门,赶紧闪身夺回关内,正好他们本就不愿意抛弃同袍、战友于不顾,多少有些私心存在。

关门未被关闭,被廖化等人一路追杀的蜀军士卒个个大喜过望,趁机冲进了天庸关。

这一下,蜀军想要关闭关门的想法算是彻底落空了,大批的蜀军士卒蜂拥而入,将关门处都给挡住了,即使有人想要关门,那些正在狼狈入关的蜀军也不可能同意,真要是逼急了,一场大战肯定会在关门处爆发。

关城之上,蜀军裨将集结起来的弓箭手已经列阵完毕,不敢怠慢,赶紧向着城外放箭,将正在拥挤入关的蜀军败兵,还有疾驰而来的秦军骑兵全部笼罩其中。

这般不分敌我的攻击方式,效果不算差,给双方都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也算是面对这等局势最佳的选择。

然而这种做法无法深深地刺激了那些狼狈入关的蜀军士卒,他们好不容易逃回一条性命,没有死在敌人的手中,反倒是在即将安全的情况下死在了自己人的手中,这等心理落差之下,可是激发了蜀军败兵们心中的戾气。

在这群蜀军败兵或是有心、或是无意的帮助下,赵云带着白马义从冲进了关口,杀进了天庸关,不过短暂的激烈大战,就顺利地掌控了关口。

关口落入手中,远处观战的徐庶心中一喜,赶紧下令全军冲锋,这种好机会若是被错过,那可是要天打雷劈的。

赵云所部虽然全部都是骑兵,冲进天庸关之后,因为地形环境的限制,只能是下马步战,临时转职为步兵,并非是他们往日里最为擅长的骑战。

可一来又赵云、花荣等武将身先士卒、带头冲锋,二来则是他们本身的战斗力并不差,哪怕是下马步战也依旧具备着强大的战斗力,更是有着人多势众的优势。

多重优势之下,天庸关内的战斗不过持续了1个时辰,一路狼狈逃回关内以及留守关内的蜀军死伤惨重,大部分被杀,仅仅只有少数残兵从另外一座关门逃了出去。

那位倒霉的蜀军裨将,倒是一直都没有放弃,带着亲卫以及直属部下拼命抵挡、浴血奋战,或许是知晓大势已去,哪怕逃回蜀国境内,也难逃一死,甚至还会连累家人,竟然是一直战斗到最后,最终被赵云一枪捅穿了喉咙,继而被秦军士卒砍下了首级。

赵云没有下令追击天庸关的逃兵,而是迅速接管关隘,部署防御,关闭了关门,花荣、廖化两将各率2000骑兵临时转职为步兵,驻守两面关墙,他则与徐庶一起,统率6000骑兵坐镇军营,随时支援。

天庸关乃是一座纯粹的军事关隘,关内没有老百姓,除了士兵还是士兵,这倒是省却了一些麻烦,将所有的蜀军伤员全部补刀,自然也就没有了后患。

与此同时,徐庶亲笔写下了一封战报,派出传令兵送往宁山县,上呈叶白的手中。

天庸关被顺利拿下,自然是喜事一件,可却也会彻底激怒蜀国,有可能调集大军前来进攻,防范可不能松懈,这等重要关隘必须要牢牢地掌控在自己手中。

赵云所部都是骑兵,虽然战斗力不弱,可依托关隘防御作战,可不是他们的强项,徐庶急着汇报,一来是为了请求援军,二来也是想要让叶白派出步兵前来接替他们。

从徐庶的战报之中,叶白总算知晓了天庸关一战的经过,心中欣喜不已,得亏是派出了这两位,没有轻易后撤,而是耐心地观察了几天,这才发现了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