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两府战况(1 / 2)

府军大规模出城剿匪,不但能够清扫后方隐患,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部队战力,减轻他升级士卒的消耗,可谓是一举两得。

当然了,如今的府军不过是刚刚成军,战斗力有限,虽然装备精良,可若是不小心,很有可能在那些熟悉地形的山贼、土匪手中吃大亏。

虽然叶白不在乎部队的伤亡,尤其是府军这等新兵部队的伤亡,但依旧还是从武安军抽调了一批部队,协同府军清剿各地山贼、土匪。

有武安军的“精锐”部队以及能力出众的武将督战,剿匪之战想来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府军大规模剿匪,属于是安稳后方,而在前线,叶白也没有放松,除了下令周亚夫、秦琼两人加强戒备、积极备战之外,也让毛骧的锦衣卫派出更多的人员,潜入金林府以及周边几府,搜集蜀军主力以及左武卫的情报,做到有备无患。

锦衣卫出世的时间已经不短了,开始的时候,叶白虽然无法给他们提供太多的帮助,可在经费方面却是相当大方,在金钱开路的情况下,搭建起了许许多多的情报搜集和传递网络。

当毛骧出世之后,更是对锦衣卫的情报网络进行了整合以及人员调整,使得锦衣卫的情报网络飞速发展,情报搜集和传递的效率大幅度提升。

尤其是在顾雍高升,借助顾雍的关系,使用官员卡掌控了一些低级官吏之后,锦衣卫在各地都得到了不小的支持和帮助。

如今,锦衣卫虽然依旧比不上璇玑卫这等有着数百年底蕴的老牌情报机构,可在武安郡地界,已经可以算得上是最强大的情报机构之一了,每日都有大量的情报被传递到毛骧手中。

经过毛骧整合分析之后,再汇报给戏志才以及叶白,让两人对武安郡目前的局势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了解。

金林府不用多说,左武卫前营奉命支援,结果因为右营的叛乱,迟迟得不到援军的支援,面对蜀军20万主力的攻击,根本就坚持不住,连连损兵折将、丢城失地。

若非是有着驻扎在金林府的府军支援,依托各县城墙作为依托,拼死抵抗,估计早就被蜀军主力给歼灭了。

可这么长时间的苦战下来,左武卫前营依旧损失惨重,满编2万多人,如今剩下的已经不足5000人,就这还是得到了府军的补充,以及左武卫后续支援而来的万余兵马。

加上1万府军,总共不到2万兵马,退守到了府城之中,借助府城的城墙做最后的抵抗。

金林府7县之地已经近乎全部沦陷,唯有府城还掌握在前营的手中,可兵力不足、士气低落,若是没有支援或者其他变故,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要彻底陷落了。

金林府的战事激烈,永宁府也不遑多让,如果说金林府的战事,因为是蜀军入侵的缘故,百姓以及府军同仇敌忾之下,还在尽可能地给前营提供帮助和支持。

那么在永宁府的战事就是左武卫与府军之间的内战,老百姓也好,各地的世家、商贾、富户大多选择了袖手旁观,在他们看来,这场内乱必然涉及到了更深层次的东西,例如权利争斗什么的。

这些家族、商贾能够在武安郡传承多年,自然有其生存之道,绝不轻易站队,就是其中一条,不到尘埃落定的时候,他们可不会那么容易下注。

虽然这样的选择,会使得他们错失一些宝贵的机会,可至少不会让家族陷入到绝境之中,毕竟不管是在哪个世界,站队失败的下场可是相当之惨的,家族覆灭都是相当平常的事情。

没有各地家族、百姓的帮助,左武卫和府军的内乱打得可就是相当惨烈了,或许是因为背叛的缘故,双方之间下手更狠,战场上的伤兵统统被补刀,俘虏也几乎是选择屠杀,使得双方的血海深仇渐渐地解不开了。

如今已经不光是上层人物争夺权利了,更是中低层士卒们一心想要为战友同袍报仇,战斗意志空前高涨。

打到如今,双方的死伤都很惨重,右营以及府军的叛军,本有6万多人,如今还剩下2万人左右,损失大半,实力大损,若非金林府的蜀军及时派出了一支5万人的援军,他们差点就要全军覆没了。

蜀军主力在攻掠金林府的关键时期,还要派出5万兵马支援左武卫叛军,自然不是为了做慈善,而是局势的发展逼得他们不得不帮助左武卫叛军。

至于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在蜀军主力入侵数月之久以后,武安郡或者说左武卫终于得到了一支援军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