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娘,谢谢你告知。”
“等我从医院回来,给你送红鸡蛋。”
撂下两句话,宣维松拎着行李,拔腿就往医院跑。
还没到巷子口,又转身跑了回来。
“大娘,医院在哪个方向?”
“不好意思,打扰你了!”
得知喜讯的宣维松太过激动,就忘了他不知道医院地址的事情。
好在邻居大娘善心,宣维松问了她就说了。
末了,还转头冲自家院子里大喊。
“刚子,你推自行车出来一下!”
“送军人同志去一趟医院!”
听见大娘的招呼,宣维松摆手推拒。
“大娘,我两条腿跑得快。”
“知道了方向,一会儿就能跑到。”
邻居大娘转头看向宣维松,眼神里满满的责备。
“两条腿再快能有多快?”
“就让我儿子送你一趟,反正又不费时间。”
两个人说话的时间,院子里大娘的儿子,就推着自行车出了院门。
看见军人同志的时候,神情里都带了几分敬意。
也没工夫瞎耽搁,刚子同志上了自行车,就招呼宣维松坐后座。
见状,宣维松道了谢,跳上自行车后座,两个人飞快向医院奔去。
到医院的时候,也才用了半个小时。
刚子同志在医院门口停下车,目送宣维松进了医院大厅,才转头往自家去了。
至于宣维松,问到产房的时候,就大步跨了过去。
快要到门口了,就看见卫诗云三人,在产房门口不停的张望。
加快脚步的同时,宣维松就出了声。
“爸妈,嫂子,晓珍怎么样了?”
“进去多长时间?”
“生没生?”
接二连三的问题,问的卫诗云三人一阵无语。
这是哪个愣头青,就这么在产房门口大声嚷嚷?
这要是吓到了里面的产妇,责任谁......
这么想的时候,三个人一起转头看去。
发现是宣维松的时候,脸上的紧张才消散了一点。
是凌大山最先出声的。
“女婿来了?”
“晓珍去里面生孩子了,现在还没出来。”
“咋的,你怎么这个时候来了?”
“不过来的时机刚刚好,能见到你的第一个孩子。”
也是紧张,凌大山的问题一个接着一个。
比起平日里,现在的状态实在是少见。
听到凌大山的询问,已经走过跟前的宣维松。
把手里的包放在墙角,才有空回答问题。
“爸,我是攒了假来的。”
“估摸着晓珍就在这段时间生产,所以才休假过来看看。”
“要不是遇上邻居大娘,我都不知道我媳妇生产了。”
“医生有说晓珍什么时候出来?”
宣维松蹙着的眉头,握紧的拳头,无一处不表明他的紧张。
看到这样宣维松,凌大山和李秀娥都觉得,这女婿选的也还行。
也是有了这样的认知,凌大山回话的时候也干脆。
“生孩子这事,靠的还是晓珍自己的毅力。”
“医生哪能估算出具体时间。”
“坐了一路车也累了吧,先在这边坐一坐,孩子生了医生就会出来喊人。”
有过生四个孩子的经验,凌大山说的也没有错。
有些产妇身子骨好,生孩子也不费什么力气。
从进产房门,到孩子出生,最快的也就两三个小时。
但也有怀孕期间没养好的,一生就能生两天一夜,那可真是遭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