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各司其职(2 / 2)

由此,也能看得出来,老两口是很满意卫诗云建议的。

过了大半辈子,半截身子都入土了,谁都不想孤孤单单待着。

李秀娥和凌大山的事情解决了,接下来就是凌晓丹和黄益民那边。

自从承包了工程,工程进度也在一点点加快。

凌晓丹和黄益民回家的时间,就一点点变得少了起来。

但从他们的精神面貌上,也能看出来是成果显着的。

基于这对夫妻的忙碌,家里几个孩子,就由黄家老两口负责了。

好在,看孩子是轻松的活,要比在老家下地干活轻松。

周末有空了,黄家老两口还会带着几个孩子,来凌家这边找李秀娥和凌大山说话。

在首都这个地方,相熟的老熟人,就只有老亲家了。

“亲家,等小娃娃再大点,抱过去我们那边看看。”

“都安顿好这么长时间,你们都没过去看一眼。”

“要不是认认门,以后都找不对地方。”

这话是黄老婆子说的,也是想李秀娥凌大山出门散散心。

闻言,李秀娥和凌大山无有不可。

“亲家,我们听你的。”

“等这小丫头两岁了,我们就领她过去认认门。”

“现在也是年纪小,还不是出门的时候。”

用孩子掀开了话题,四个大人就聊开了,聊得还挺尽兴。

再有的,就是凌保家和赵荷花。

先说凌保家。

现如今的课业,要比卫诗云和凌晓珍轻松。

空出来的时间,就和同班同学一起,钻研很多学术上的问题。

初衷,还是想当老师。

在凌保家的概念里,只有为人师表,才会为自家孩子做好榜样。

而他的媳妇赵荷花,那可就忙的不可开交。

照理说,分店开了,分红也给了掌勺,店里的事情就不需要她太操心。

但很多细节的东西,就需要赵荷花出面解决。

掌勺只能解决口味的问题,像应对卫生检查,或者店内环境死角检查,就需要一个人亲力亲为。

所以,赵荷花想要闲下来,怎么也要招聘专业管理人员才行。

但这方面的人才,还要一年以后,才会有选择的余地。

因为到那会儿,第一届大学生,就会奔赴岗位。

依着赵荷花的思维,她还不会有这么先进的思维,这事还是卫诗云有一次闲聊说起的。

“嫂子,我们这一届大学生,去到社会那就是抢手的人才。”

“荷花饭店不是缺管理人才嘛,你就高薪聘请算了。”

“短期看,确实是有点吃亏。

“但要往长远看,这可是一笔相当划算的买卖。”

话题挑起来以后,卫诗云就针对其中的优缺点,挨个给赵荷花分析了一遍。

知道好歹的赵荷花,也反应过来,弟妹这是给她指路子储备人才。

只有强有力的后备军,才能为荷花饭店的扩大,逐步增添动力和那股劲。

“行,你说的我都记下来。”

“我这人没念过书,也不懂那些大道理。”

“但弟妹说的这些话,我知道都是为了荷花饭店好。”

这个话题说开,赵荷花就上了心。

除了巡视各个店面的经营情况,也对各大高校相关专业的学生,进行了一番还算低调的暗访。

又在和人家学校对接以后,更加知道了这些人才的珍稀程度。

为了抢先一步下手,赵荷花很阔气的开出了薪资条件。

唯一的要求就是,临近毕业,希望学校可以及时通知她。

也是赵荷花实在,那些感受到诚意的学校,也都应下了赵荷花的要求。

这也导致,在第一批大学生,面临毕业分配工作之前。

饮食专业的学生,被最先应聘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