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元年春,王正月(1 / 2)

<b>最新网址:</b>参观完了村里的展示之后,杨老百户告诉告诉郭氏一行,他们已经把附近的丁壮都集合了起来,准备给大家展示一下。

虽然说是要让大家比试一番,选出最优秀的士兵,但显然,杨老百户更偏袒自己的庄子。所以,还是利用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机会,硬找了个加塞的理由,先一步让郭康看一看。要是有人提前被选走,那就算是赢了。

对于这件事,郭康也不怎么意外。

各个村庄之间,是有竞争关系的。比如他们庄里那个免税的特权,就是这么多年拼命拼出来的。这其实很难得,因为紫帐汗国一般只给表现优异的单个老兵授予这种权力。像这种大家一起免税的,要么是刚遭过灾,要么是新设立的还在建设期间的农庄。靠军功得以整村免税的,全国都没多少。

所以,对于这种特权的审核,也很严格。每年的竞争者众多,但朝廷给的特级免税数量却很稀缺。哪怕评选成功,如果之后表现不佳,也可能被其他村子抢了。毕竟这個条件太好,眼红的人也太多了。

他们村子有郭氏的特殊关系,相对还好一些,但就算这样,也免不了有人觉得,自己同样不比他们差,为什么就没有这个待遇。郭康来的路上就听说,马家庄子的人,就时不时说怪话,觉得他们不过是沾了老祖宗的光。两边的年轻人,为此都打了好几次架了。所以,杨老百户才专门提了他们一回,显然,压力也不小。

“这边都是和圣诞节一起过么?”他问道。

最后,他们给出的办法,是摆烂。

当然,教会自己也管不住各地。实践中,大家用什么的都有。有些人用圣诞节,有些人用复活节——而且因为计算复杂,复活节是哪天大家都不知道,结果只能双重猜测。

古罗马人在历法方面,水平一直很糟糕。据说最传统的历法,是罗慕路斯亲自主持修订的。这个历法似乎是依据月的长度而定,但一年的长度,并不是整月的整数倍,而罗马人也不知道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这种粗糙的维护水平,自然免不了会不断制造问题。而且,这部历法的寿命,甚至超过了当年已经严重过时努马历。这部古典时代的历法,从公元前45年开始,一直用到了紫帐汗国建立。

而且,因为罗马的瓦解,各地的历法本身,也处于混乱状态。

有人认为厄歌莉娅是努马虚构的,以此给他的政策提供合法性。也有人认为她大概是个来自希腊地区的有文化女人,给当时和蛮子没什么两样的罗马人,带来了这些知识。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罗马的很多文化成果,确实是受到希腊的影响。

农时对于收成很重要,播种日差个十天,收成可能就要减少20%以上,而且很可能影响整个轮作的节奏。纬度更高的地方,就更为敏感。

像这种过节方式,就是罗马尼亚教会推行的。基本上,看大家哪天过圣诞节,就知道他们更倾向于哪个教会了。

总而言之,这个历法还很粗糙——当然,罗慕路斯和早期罗马人,自己就很粗糙,也确实拿不出多少像样的文化成果。

这个原因还很弱智:制定新历的希腊和埃及学者,把历法教给罗马人的时候,告诉他们规则是“每隔三年置闰一次”。然而罗马祭司们依然缺乏专业水准,给理解成了“每三年置闰一次”。就这样,几十年间,整个罗马没一个人发现不对劲。一直到屋大维当政了20多年,想起来去看一看,才惊讶地发现已经差了这么多了。

而说到底,这里面的竞争,其实是历法的竞争。

在英格兰人的编年史里,同时在使用三种岁首算法,包括以九月下旬的罗马传统“课税日”来计算。后来还流行用圣母受孕的“天使报喜日”为岁首,然而英格兰人不知道为什么,似乎是因为算错了,把“天使报喜日”放在了圣诞节之后,导致年代排序一片大乱,出现了天兄出生在圣母受孕之前的离谱结果。然而当地人也没人发现,就这么还传播开了……

努马宣称自己的妻子,是一位名叫厄歌莉娅的宁芙女神,在她的指导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他把神职人员的编制确定下来,将祭祀活动规范化,禁止随便制造神像,尤其是人和动物形象的偶像。此外,他在任期间,一直努力消除罗马人和萨宾人的文化差异,并且把法律明确下来,界定了公有和私有财产的界限。最重要的灶神神庙和雅努斯神庙,也是这时出现的。

在罗慕路斯统治期间,发生了劫夺萨宾妇女的事件。虽然罗马人声称这件事最后通过调解解决了,但实际上,可远不止女人劝架这么简单。从结果看,罗马人被迫给萨宾人大量政治权力,乃至接纳萨宾人担任元老。到选王的时候,也选举了萨宾人努马·庞皮里乌斯担任第二位国王。

历法在中原,是具备神性的,就像其他教权一样,被朝廷中央牢牢掌握,以至于经常有禁令,不准民间观星、占星。究其原因,是因为历法和农业息息相关。

虽然名义上,罗马人一直在依照这种说法,祭祀罗慕路斯,但罗马人对于宗教和神祗的态度,本来就比较实用,也不太忌讳。李维和普鲁塔克都直接记录说,应该是元老们趁乱刺杀了罗慕路斯,并将尸体肢解藏匿。这种说法,从历史角度来看,可能性更高。

还有一些国家则开始复古,使用国王即位的日期作为岁首,也开始“元年王正月”。把天兄和教会丢到一边,用国王执政年数来纪年。实际上,一直到郭康所知的21世纪,英格兰的正式文书里,都还是以国王纪年为优先。

《春秋》的第一句,是“元年春,王正月”。公羊传解释说,为什么要强调“王正月”,因为这赞扬了天下的统一。因为正月是岁首,而岁首在何时,不同朝代是不一样的。只有实现了大一统的君王,才有权威规范天下的岁首所在。历法的重要性,也在于此。

12个月的历法,也是这个时候,参考了希腊人的成果确立的。据说厄歌莉娅亲自教会了罗马人,让他们知道了月亮的周期,以及年份、月份之间的差异,并且指定了一些特殊的神圣日期。自此,罗马人才学会了如何置闰,以对齐月份和年份。

而罗马大祭司这个职务,也和整个社会文化一样,宗教氛围并不怎么浓厚。虽然名义上是个神职,但其实很多大祭司就是官员的晋升岗位。在实际执行中,他们经常只看自己的派系和政治倾向,比如要是今年的执政官很合意,就会故意加个闰月,让他多干一段时间;要是执政官不是自己这伙的,那就别想闰了。

临近节日,村民都已经收拾好了屋子,准备了各种物资,让村里也显得热闹了许多。郭康发现,还有不少其他装饰,也都在各家门口放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