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赵嫣的提示,宣帝如遭雷击,脊背发凉,心里清楚皇后身体的蹊跷事绝非表面上呈现的那般简单。此事犹如一颗定时炸弹,稍有差池,便会引爆后宫的安稳局面,甚至如多米诺骨牌般,动摇整个国家的根基。他心急如焚,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屏退左右,神色凝重地唤来自己的心腹——贴身太监李福。
李福自宣帝身为皇子时,便在其身边侍奉,多年来鞍前马后,忠心耿耿,办事更是滴水不漏,向来深得宣帝的信任与倚重。此刻,宣帝端坐在龙椅之上,眼神中透露出前所未有的冷峻与威严,他压低声音,一字一顿地对李福说道:“皇后的身体每况愈下,太医院的一众太医们却毫无头绪,查不出个所以然来,其中必定暗藏玄机。此事关系重大,关乎后宫安宁与社稷稳定,你务必暗中仔细调查,一丝一毫的线索都不能放过,更不能走漏半点风声。”李福听后,心中一凛,连忙双膝跪地,身子微微颤抖,声音坚定而恭敬地应道:“陛下请放宽心,奴才定当肝脑涂地,竭尽全力,哪怕掘地三尺,也要查出真相,给陛下一个交代。”
李福领命后,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丝毫不敢懈怠。他心里明白,这趟调查之旅必定荆棘丛生,稍有不慎,不仅自己性命不保,还可能引发后宫的轩然大波,甚至危及整个朝廷的稳定。他静下心来,仔细思索调查的方向和方法,决定先从皇后身边最为亲近的人入手。于是,他趁着夜色深沉,将皇后的贴身宫女、嬷嬷一个个悄无声息地带走,进行秘密审问。
这些宫女和嬷嬷们平日里在后宫中谨小慎微,表面上看起来老实本分,对皇后忠心耿耿。可在李福的严词审问下,她们的心理防线逐渐崩溃,一些隐藏在暗处的秘密如潮水般涌了出来。有的宫女透露,最近皇后的情绪有些异常,时常莫名地烦躁不安;还有的嬷嬷回忆起,曾看到几个陌生的身影在皇后的寝宫附近鬼鬼祟祟地徘徊。李福敏锐地捕捉到这些线索,顺着这些蛛丝马迹继续深挖下去。
李福又将目光投向了皇后的饮食起居,从每一个细微之处入手,展开了细致入微的排查。他发现,皇后平日里所食用的膳食,虽然表面上看起来色香味俱全,毫无异常,但负责准备膳食的御膳房,却存在着诸多不为人知的猫腻。有几个御膳房的厨子,最近行为十分可疑,他们总是在无人的时候聚在一起窃窃私语,而且经常与一些不明身份的人来往。李福觉得这其中必有蹊跷,他不动声色地暗中跟踪这些厨子,终于发现了他们背后的秘密。原来,这些厨子被人收买,在皇后的膳食中偷偷做了手脚。而指使他们的人,极有可能与皇后身体衰落一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调查的过程中,李福如同置身于一个黑暗的深渊,见识到了后宫之中各种层出不穷、令人毛骨悚然的阴私手段。下毒、诅咒、陷害……这些手段之狠毒、之隐蔽,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他不禁感叹,后宫之中的争斗远比朝堂之上更加残酷、更加不择手段,每一个角落都隐藏着致命的危险。
经过数日的日夜奔波和艰苦调查,李福终于将所有的线索梳理清楚,整理出了一份详细的调查结果。他怀揣着这份沉甸甸的报告,心情忐忑地来到宣帝的面前,双手颤抖着将报告呈上。宣帝接过报告,脸色瞬间变得阴沉如墨,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愤怒与震惊,双手紧紧地攥着报告,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出了白色。原来,皇后身体衰落的罪魁祸首竟然是淑妃。淑妃为了争夺皇后之位,不惜勾结御膳房的厨子,在皇后的膳食中偷偷下毒,致使皇后的身体日渐衰弱,生命垂危。
宣帝勃然大怒,他猛地一拍桌子,桌上的茶杯被震得跳了起来,茶水溅了一地。他大声吼道:“好你个淑妃,竟然如此大胆,做出这等伤天害理之事!朕平日里待你不薄,你却恩将仇报,蛇蝎心肠!”
“为何太医没有查出原因?”宣帝端坐在龙椅之上,眼神如利刃般射向跪地的李福,声音冰冷刺骨,仿佛能将空气都冻结。
李福跪在地上,感受到宣帝身上散发出来的强大威压,身体微微颤抖。他犹豫了一下,心中天人交战,深知接下来的话可能会彻底激怒龙颜,但他又明白,此事关乎皇家颜面与后宫安宁,真相必须让陛下知晓。最终,他一咬牙,缓缓说道:“陛下,奴才查得,淑妃为了让太医帮她隐瞒此事,竟以自身换取。那太医一时鬼迷心窍,便昧着良心,对皇后的病情隐瞒不报。”
宣帝听闻此言,如遭雷击,脸上的表情瞬间凝固,双眼瞪得滚圆,满是不可置信。他的身体晃了晃,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击中,踉跄着跌坐在龙椅上。他怎么也想不到,在这看似华丽尊贵的后宫之中,为了那至高无上的后位,淑妃竟会如此不择手段,甚至不惜将自己都搭进去。而自己,贵为一国之君,却在不知不觉中被戴了绿帽,沦为了他人的笑柄。他的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愤怒与屈辱,双手紧紧地攥着龙椅的扶手,指关节泛白,青筋暴起。
“此事,贤德妃可有参与?”过了许久,宣帝才缓缓开口,语气中满是萧索与疲惫,仿佛一瞬间苍老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