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侍卫们毫不理会,将他们一个个捆绑起来,押解上囚车,送往京城。
姜茯谣离开户部后,便径直前往贤妃的宫中。
贤妃是容珩的生母,出身低微,在宫中一直不受待见。
“母妃。”姜茯谣走进贤妃的寝宫,柔声唤道。
贤妃正斜倚在榻上,听到姜茯谣的声音,脸上露出了慈祥的笑容:
“谣儿来了,快过来坐。”
姜茯谣在贤妃身边坐下,将今日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她。
贤妃听完,不禁感叹道:
“谣儿真是聪慧过人,连容珩都对你赞赏有加。”
姜茯谣笑了笑,没有说话。
容珩对她的赏识,并非仅仅是因为她的聪慧,更重要的是,她帮他解决了燃眉之急。
“母妃,您觉得容珩此人如何?”姜茯谣试探着问道。
贤妃沉吟片刻,缓缓说道:
“容珩这孩子,从小就吃了不少苦,性子冷淡了些,但心地善良,是个值得托付终身之人。”
姜茯谣闻言,心中微微一动。
与此同时,容珩也来到了御书房,将户部侍郎贪污税银的事情禀报给了皇帝。
皇帝听后,龙颜大怒,当即下令彻查此事,并将涉案官员全部革职查办。
“容珩,”皇帝看着容珩。
“你做得很好,没有辜负朕的期望。”
容珩躬身行礼:“儿臣不敢居功,这一切都是姜小姐的功劳。”
皇帝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异色:“哦?这姜小姐,莫非就是姜丞相的女儿?”
“正是。”容珩答道。
皇帝沉吟片刻,缓缓说道:
“朕听说,这姜小姐医术高明,不知可否请她入宫为朕诊治一番?”
容珩心中一紧,面上却不动声色:“儿臣这就去安排。”
姜茯谣微侧着身坐在几案旁,手捧一盏温热的茶。
看似随意的模样,但垂眸时那掠过的疲惫却未能逃过贤妃的眼睛。
“谣儿,”贤妃柔声开口,满脸关怀。
“你如今身怀六甲,何故还这般劳心劳力?母妃这一颗心啊,都揪着呢。”
姜茯谣抬头,连忙展颜一笑:
“母妃过虑了,谣儿这不是好好的么?劳心劳力倒也谈不上,能帮容珩一些小忙,谣儿心里更安稳些。”
“你倒是贴心。”贤妃略带责备地叹道。
“可身子是自己的,万一有个闪失,该如何是好?不如从今日起就住在宫里,母妃也能好好照顾你,一来宫中环境安稳,二来也有太医时刻在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