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 国家大义(2 / 2)

铁马秋风烈 十里西湖 1290 字 10个月前

西夏自李元昊立国起,八十年间前前后后与大宋爆发了五次大战,大宋朝败多胜少,特别像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永乐城这些战役,都是大宋朝被啪啪打脸。

两国的仇怨根本不可能化解,只要有机会,谁都想从对方身上狠狠撕下一块肉来。

种彦崮这几日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他蹙着眉说道:“贾大人,我想招降黄友。”

“招降黄友?”贾乃昌有些意外地一愣,种彦崮心这么大吗。

“嗯。”种彦崮点点头,叹了一口气,道:“先国后家、先公后私。贾大人可听过杨再兴?”

“可是岳太尉麾下战死小商桥的杨再兴?”

“嗯,当年杨再兴杀了岳太尉胞弟,杨再兴被俘愿降,有人力主杀杨再兴报杀弟之仇。而岳太尉亲自给杨再兴解缚,他说杨再兴杀其胞弟乃是公,如果他杀杨再兴则是私,他怎能因公废私。杨再兴拜服,最终战死沙场以报。在国家大义之前,个人恩怨又算得了什么呢。”

种彦崮此话一出,贾乃昌肃然起敬,只见他对种彦崮诚心一拜,愧道:“种帅胸怀,令贾某汗颜。”

“贾大人言重了。”

种彦崮连忙扶住贾乃昌,勉慰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况国势倾颓非一人之力可以挽回。贾大人久镇西北,抵御党项,实则有大功于百姓。”

种彦崮说出这么公道暖人心的话来,贾乃昌眼睛一红,紧紧握着种彦崮的手一时说不出话来。

“贾大人快请坐。”

“嗯,在下失态了。”

“非也,此乃真性情。”种彦崮叹道:“但愿这个黄友不是个冥顽不灵的人吧。”

“种帅可有计较?”

“双管齐下吧。”

“哦?如何双管齐下?”

“我亲自致书黄友劝降,为防万一,大军兵分两路。”种彦崮起身指着舆图道:“你与费通率军自清水河北上,安抚沿路堡寨,至威戎城驻扎。”

从延安府沿着清水河北上,一路大大小小十个几个堡寨,全都是西北防线的重要组成部分,确保堡寨安然过渡,战略意义十分重大。

“我则率大军自延川北上清涧城,要是黄友能弃暗投明最好,如若不然,两路大军合围,他也弄不出什么幺蛾子。”

“好!就如种帅所言,贾某定当竭力。”

……

站在清涧城头,种彦崮难掩心头的澎湃,摩挲着被风沙磨砺的有些光滑的墙石,一股天然的血脉联系油然而生。

清涧城又名宽州城,在绥德军南一百余里的清涧河畔,是种彦崮高祖种世衡在百年前所建。

当时西北边地用兵,守备不足,形势颇为不利。

种世衡建议,请求在延州东北二百里的宽州废弃城垒上兴建城池,用来抵挡西夏的锋锐。朝廷同意他的建议,命他负责这项工程。

当时西夏人为阻止种世衡筑城,曾多次派兵出击,种世衡一边抗敌一边筑城。此地险要却没有泉水,众人认为无水不可守,工匠凿地一百五十尺才挖到石头。石工认为石头难以凿穿,种世衡下令一畚碎石付酬一百钱,重赏之下,工匠千方百计凿穿岩石,终于得到泉水。

城筑成后,赐名青涧城,而种世衡也升任内殿崇班、知青涧城事。

清涧城在宋夏旷日持久的角力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直到哲宗时第四次宋夏战争,大宋取得了平夏城之战的胜利,全面占据了横山和天都山。清涧城离横山二百里,随着宋夏边界线的外扩,它的战略支撑作用也随之减弱。

到了徽宗朝第五次宋夏战争后,清涧城就更加不显了,城内驻军只有千余,算是应个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