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户籍文书(1 / 2)

试考完大家就默契的把这事儿放在了一边。

成绩还没有出来,怀初她们已经把水渠修了个七七八八。

几乎是全村人上阵,用了五六天的时间,一条贯通了全村的深渠终于挖通。

水车还没有做好,现在就等着水车做好,这项大工程才算是完成。

这一日怀初她们接到了秦大人的口信,让他们快点为自己的村子想个名字。

上次人口统计完,府衙准备给大家制作户籍文书。

看来看去才发现,就怀疑她们村子用的是城西村子代替,其他的人家都有村名。

出于对他们的爱护,秦大人没有让人随意的给他们安个名字,而是让他们自己想,想完了快点报上去,他们好填。

这可是个大问题,说起来当初在山里的时候没有人跟他们往来,一直都是村里村里的叫着。如今到了外面,好像的确得取个名字。

虽说一提城西的村子大家都知道是他们村,可就这么没名没姓的,总感觉不太好。

叫什么呢?

这个得开会讨论一下。

于是这天晚上吃完饭,村里人聚在一起,绞尽脑汁的想村子的名字。

提名了很多个,都被各种各样的理由否掉了,思来想去,大家把希望寄托在公认的最有学问的关东城身上。

他想了想,提了“小丰”这两个字。

小富即安,五谷丰满。

这个寓意不错,就这么定了下来。

自此,怀初他们村子终于有了名字——小丰村。

为此,罗三舅还专门让人去后山砍了个大树回来一剖两半,打磨光滑了以后,让关郎君在上面题了小丰村这三个字,立在了村口。

这个名字报上去,秦大人显然也很满意,大笔一挥,小丰村这几个字就正式被官方认证。

至此开始,小丰村在秦大人在春阳府任上的时候,频频的被写入工作总结,成了他履历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名字报上去没几天,户籍文书就发了下来。

东西是罗三舅去领回来的,看着一打加盖了官府官印的纸张,罗三舅才终于对这个新的朝廷有了归属感。

挨家挨户的发下去,并且千万叮嘱让他们收好放好这东西。

以前没有这东西人都不能随意走动,有了这东西,往后他们若是想出趟远门,这东西必然是要带着的。

怀初还是第一次看到古代的“户口本+身份证”,这东西不知道用什么纸做的,看起来倒是不那么娇弱。

不过她自己在家里和郎君吐槽,就她们这种除了村子还是村子的百姓,户籍文书的用处好像并不大,又不会出门。

这个时候的她还不知道,这话说完没多久,她还真就用上了这玩意儿出了趟门。

户籍文书下来了以后,怀初新奇了一下子,就把这东西好好收了起来。

她则忙起了另外的事情。

她们村的秧苗到了要栽的时候了。

她们不知道,如今她们村有个风吹草动的都能传入秦大人的耳朵里。

所以她头天才宣布了第二天开始插秧,第二天一早就看到了秦大人带着浩浩荡荡的大部队来了村里。

美其名曰:视察春种。

天知道别的村早就春种结束了好不好?

怀初正愁村里劳动力不够,见他带了这么多人,于是眼珠子一转,大胆的提议让他们下来体验一番。

这一点正合了秦大人的意,反正他是准备亲自参与小丰村的水稻栽种技术中,只有体验过,他才能写出详实的工作报告。

于是怀初一招呼,他便除了鞋袜,主动下田干起活来。

怀初看到这一幕傻了眼,她其实就是想借几个年轻力壮的差役用一用,没想着大人会下田。

可惜秦大人可不是酒囊饭袋,人那是真正的实干派,下田以后请教了边上的村里人,便自顾自的插起秧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