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家家户户都有几十亩的水田要收,自己人累死都收不完,自然是要请短工的。
短工得有人看着,得有足够的工具,他们原来在山里打的那些工具显然不够。
这一盘点,罗铁匠的生意一下子爆单,忙到飞起。
明明刚入了八月,村里的气氛居然有了些许紧张。
田里水稻光照好的地方已经基本上全黄,离丰收也只是临门一脚,这东西不到了真收进仓房的那一天,谁敢松气儿?
石碾找的是附近乡里的老石匠,人说需要十天的时间。罗三舅这头下了订单,那头回去就组织了人手给村尾整出来一片空地出来,填平、夯实。
等石碾子回来碾过以后,再密密的铺上一层青砖,一点缝隙不留的排布过来。
这是个大工程,很是费了大家不少心血。
谷粒很小,怎么让砖头的缝隙小的连谷粒都掉不下去并不容易。
好在遇到问题解决问题是村里人的强项,终于赶在八月十五前夕,将一切的准备工作做充足。
在罗铁匠那儿打的镰刀也取了回来,装好了把手。
还有最后的准备工作——短工。
以前他们村找短工都是去城门口墙角下找。可那个时候是刚刚稳定下来的时候,如今大部分的周边的村民都忙着自家田地,出来做短工的还真不多。
罗三舅提前好几天去几个城门口转,也才找了不到五十人。
他的计划,每家至少需要二十个短工。
他们村和别人不一样,抢收是真的抢,抢的就是时间。已经这个时间了,必须快点把地腾出来,准备种小麦。
花小钱办大事才是重点。
没办法他只能让这些短工回去帮他找人。
人带人的办法总算是凑齐了百十来号人。
万事俱备,只等谷黄。
人手的事情解决后,村里最忙的就是女人们了,怀初的纸作坊都停了工。
估摸着家家都要用工,到时候肯定是要给人管饭食的,那么多人吃饭,饭食准备都要花上不少的时间。这活都是村里的女人的,有些手脚慢一点的,可不就提前开始想办法吗!
吃什么,怎么吃,提前就有人来取经。
最受欢迎的就是怀初外婆,这种事情她老人家最有经验,说起来也是头头是道。
村里储存的没吃完的冬菜、春日腌的小菜、以及时令的各种菜蔬,加上大块的猪肉,各种有各种的吃法。
女人们就是在这些闲聊中得些灵感。
怀初今年是个闲人,什么都不用管,家里对外的这摊子事情,要不就是三舅顺便给操了心,要不就是等郎君回来做决定,反正不会堆到她这里。
她也是这个时候才发现,她不张罗的时候,夫君也能把这些事料理的非常干脆。
她家原本就有下人,可壮劳力显然是不够的,这次夫君主张多用短工,在最短时间内把稻子收完。
怀初也是这么想的。
七八月的天,娃娃的脸,稻子不能遇水,所以时间很关键。
怀初她们这边正在蓄势待发,蓄力秋收的时候,一队气势不凡的人马正在往春阳府城而来,此时的秦大人还不知道,他的冤家、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