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意心领了。\"叶天说完,转身离去,只留下赵高站在原地,神色阴晴不定。
回到住处,叶天开始研究起公输仇的机关术来。
要想让百姓真正接受统一,光靠武力是不够的。
还需要让他们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而机关术,正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它既可以用于军事,也可以用于民生。
如何平衡这两者,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想到这里、叶天的目光落在桌上的天机镜上。
镜面泛起微光,似乎在回应他的心思。
这个时代有太多可能性,而他,正在参与创造这些可能。
明天的宴会,想必会很有趣吧?
叶天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既然要统一天下,总要让各方都看到希望。
至于赵高那边,早晚都要解决。
第二日,暮色初临,咸阳宫内张灯结彩,一片金碧辉煌。
宫女们手捧明珠宝烛,在殿内来回穿梭,为即将开始的宴会做着最后的准备。
赵高站在大殿的角落里,看着这一切,眼中闪过一丝阴霾。
这场宴会表面上是为了给叶天接风,实则关系到大秦朝堂的权力格局。
自从这个年轻人来到咸阳,陛下对他的倚重就与日俱增,这让赵高感到了深深的危机。
嬴政为叶天举办的接风宴即将开始。
各国使节、朝中重臣,以及百家代表都已陆续抵达。
叶天站在殿外的回廊上,望着渐渐暗下来的天色,若有所思。
身后,脚步声响起。
\"叶天先生。\"一个温润的声音传来。
皎洁的月光下,荀况仙风道骨的身影显得格外清雅。
他的目光中带着几分审视,又有些许期待。
作为儒家的代表人物,他很清楚今晚这场宴会的意义。
叶天转身,只见荀况手持竹简,正含笑看着他。
\"荀老。\"叶天微微颔首。
这位儒家大家此来必有深意。
果然,荀况开口道:\"先生此番东渡,可曾见识蓬莱仙山的奇景?\"
叶天眸光微闪,\"荀老这是在试探,还是真的好奇?\"
荀况笑容不变,\"先生何出此言?\"
\"因为您手中的这卷竹简,是四年前我在稷下学宫所留的《齐论语》摘抄。\"
叶天淡淡道,\"您今日带来,怕不是为了讨论学问。\"
荀况神色一凝,随即叹道:\"果然瞒不过先生。”
“老夫只是担心,若真有长生之道......\"
\"长生?\"叶天轻笑,\"荀老应该明白,这世间,最难长生的是道统。\"
\"先生此言何意?\"荀况目光一亮。
叶天迈步向前,指着远处升起的炊烟,\"您看那些烟火,便是人间烟火气。”
“治世之道,在于安民,长生之说,不过是逃避现实的托词。\"
荀况沉默片刻,深深一揖,\"老夫受教了。\"
叶天扶起荀况,\"荀老无需如此。”
“儒家重教化,墨家重实用,道家重修身。”
“三家若能同心,何愁天下不安?\"
正说话间,东君悄然而至。她一身素裙,容颜绝世,却给人一种难以亲近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