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的贝多芬》第 490 话
### 伊丽莎白演奏引惊叹
原本绝望的弗朗茨·彼得也被伊丽莎白的演奏所打动,全力鼓掌。
“太棒了!真的!真的太厉害了!”
“确实。”
崔志勋也随声附和。
伊丽莎白·图克塔米舍娃演奏的普罗科菲耶夫奏鸣曲似乎在展示着一位经过高度训练的钢琴家所能达到的极限。
“手怎么能那样动呢?感觉每个手指都在独立运动。”
对于表现力稍欠的弗朗茨·彼得来说,这是他能给出的最好解释,也是非常准确的评价。
‘怪不得坂本龙一点评了她。’
贝贝内心也很惊讶。
自第一届克里克国际钢琴大赛后,坂本龙一就收伊丽莎白为徒。
当时并未太在意此事的贝贝,如今也不得不承认坂本龙一的眼光精准。
“她这么厉害,为什么没有夺冠经历呢?”
“是被前辈们压制了呀。”
“啊。”
听了彼得的话,贝贝点头表示认同。
### 观众席上的讨论
彩恩、韩艺、郑世允也并排坐着,发出赞叹。
“太厉害了。”
韩艺鼓掌时,郑世允却陷入一种似懂非懂的困惑中。
“有点难以理解。知道她很厉害,但是……”
面对郑世允记者的疑问,彩恩转过头。
“非常了不起。这不是一首能毫无失误完美演奏的曲子。”
“实际演奏起来真的很难。如果手指不能完全独立,就更难了。她能完美地演奏出来。”
韩艺也帮腔道。
“独立?”
郑世允歪着头。
“对。独立。”
韩艺伸出双手比划着。
“我们以为手指都能独立运动,但实际操作时,能同时灵活运动的手指数量是有限的。”
这是认知不足的原因,也是没有亲身经历过的缘故。
从大拇指到食指、中指、无名指依次运动相对容易,但顺序一旦打乱、规律性变弱,且需要同时运动的手指增多时,难度就会加大。
旋律复杂多变的曲子难度高,是因为人的认知能力难以企及,也因为不熟悉手指的独立运用。
“有那么难吗?”
“当然!”
彩恩跳了起来。
“为什么要练习练习曲呢。”
只要是弹奏钢琴的人,都会反复练习哈农等音阶或练习曲。
目的是练习在多首曲子中反复出现的音型,通常多是连续的情况。
因为这样自然且优美。
但并非所有曲子都是连续的。
如果哆来咪发嗦是常见的,那么哆来咪哆发嗦这样的变形出现时,演奏者就会遇到困难。
为了提前熟练掌握这些多样的模式,就需要像哈农这样的练习曲。
见郑世允似乎期待进一步的解释,彩恩想到了一个更通俗易懂的比喻来形容伊丽莎白的技艺。
“记者您打字的时候用几个手指呢?”
“好像都用吧。”
“那刚开始接触键盘的人呢?”
“啊。”
郑世允这才点头。
刚开始接触键盘的人,严重的话只能用两根食指一个一个地找键按,而越熟练的人使用的手指越多。
“不仅如此。就算是再熟练的人,能同时用十个手指找到不同的键并敲击,打出准确的句子吗?”
“……有可能吗?”
韩艺将视线移向舞台。
十个手指要像不同的乐器、不同的演奏者那样运动才能完成的演奏。
“钢琴就像一个小型管弦乐队。钢琴家就像指挥,要演奏十种乐器。”
而伊丽莎白能如此完美地驾驭,她的技艺确实值得追求极致。
“是个了不起的人。”
郑世允点头,突然心中产生疑问。
“我明白她很厉害,但是来这里的人不都应该有这水平吗?毕竟都是非常厉害的人聚集在此。”
“没错。优秀的钢琴家确实都聚集来了。但是能在演奏时每个琴键都富有表现力,且毫无失误的人,即使在他们之中也不多见。”
即使是优秀钢琴家的演奏,出现失误触键也并非罕见之事,甚至都被视为演出的一部分,是很平常的。
“这样的技巧真的很少见。伊丽莎白·图克塔米舍娃是被低估的钢琴家。”
“但她终究在《三只手的奏鸣曲》上失败了。”
“那是因为高朗……”
韩艺正寻找合适的表述时,彩恩开口了。
“是个疯子才能做到那样,据说。”
韩艺和郑世允一脸诧异,彩恩笑着回答。
“这是贝贝哥说的。”
【完美演奏的伊丽莎白·图克塔米舍娃】
【用普罗科菲耶夫奏鸣曲洗刷污名!】
【威廉·富特文格勒:“最高水平的技术大师。”】
【克里斯汀·齐默尔曼:“力量与技巧兼备。扎实的触键将《斯大林格勒》精妙地展现出来。”】
【伊丽莎白·图克塔米舍娃,以 37.4%的得票率位居小组第一,晋级第二轮】
【星耀娱乐所属金望爱,以 20.1%的成绩位列小组第二,成功晋级第二轮】
【伊丽莎白:“第二轮我会全力以赴。”引发期待】
【明日,贝贝、高朗、妮娜·凯贝里希将展开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