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模糊记忆(2 / 2)

到了十一月,两军终于碰面,展开了一场生死较量。官军凭借着人数优势和精良的武器装备,对义军发起了猛烈的攻击。而张婴这边,虽然士气高昂,可毕竟在武器和训练上比不上官军。战斗从清晨一直打到黄昏,战场上尸横遍野,鲜血染红了大地。最终,义军渐渐不敌,被官军击破,损失惨重,张婴无奈之下,只能带着残余的兄弟们再次败退。这一次的起事,也就这样宣告失败了。可张婴心中的那股不甘和对朝廷的愤恨,却依旧深深地埋在心底,等待着下一次爆发的时机。

梁并降服诸羌

永嘉元年(145 年)二月,在东汉的边疆之地,又发生了一件关乎民族关系和边疆安稳的大事 —— 梁并降服诸羌。

这些年来,羌人与汉廷之间的斗争一直就没消停过,战火不断在边疆蔓延,百姓们流离失所,大量的军费开支也让朝廷不堪重负。从永和五年(140)开始,这十余年间,汉廷光是用于平定羌人的军费就高达八十余亿,几乎把国家的家底都快掏空了,整个东汉王朝也因此元气大伤,国力日渐衰弱。

而这梁并,身为左冯翊,他深知羌人问题若不妥善解决,边疆就永无宁日,朝廷也难以有精力去应对其他诸多内忧外患。于是,他想出了一招 “招怀” 之策,也就是通过安抚、拉拢的方式,去劝说那些羌人部落放下武器,重新归附汉朝。

梁并亲自前往羌人聚居的地区,他没有带着大批的军队去耀武扬威,而是带着许多的物资、礼品,以及朝廷给出的一些优厚条件。他与羌人的首领们一个个地交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向他们诉说着连年征战对双方造成的伤害,承诺只要他们愿意归降,朝廷会保障他们的生活,让他们能够安居乐业,不再遭受战乱之苦。

或许是被梁并的诚意所打动,又或许是羌人们也实在厌倦了这无休止的战争,诸羌离湳、狐奴等五万余户最终决定复降于汉。就这样,羌人与汉廷之间的这场旷日持久的斗争,暂时告一段落了。边疆的百姓们看到战争平息,纷纷松了一口气,开始重建自己的家园。

然而,虽然表面上看似和平了,但实际上,多年的战争已经让双方之间的隔阂和矛盾根深蒂固,想要真正实现长治久安,还需要朝廷后续花费更多的心力去经营、去弥合这些裂痕才行。

增太学生员额

本初元年(146 年)四月,朝廷做出了一个对文化教育有着深远影响的决策 —— 令国举年五十以上、七十以下明经者诣太学,教授弟子,又令大将军至六百石之官,皆遣子入太学受业,岁满课试。

在那个时代,太学可是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是众多学子们梦寐以求的求学圣地。原本太学里的学生数量虽说也不算少,但随着朝廷这一诏令的颁布,情况可就大不一样了。各地那些年逾五十、精通经义的学者们,纷纷响应号召,收拾行囊,朝着京师的太学赶来。他们怀揣着传播知识、为国家培育栋梁的理想,想要在太学里将自己所学倾囊相授。

而那些朝廷官员们,从大将军到六百石之官,也都按照要求,把自己的儿子送进了太学。一时间,太学里可谓是热闹非凡,人头攒动。年轻的学子们与这些来自不同地方、有着不同背景的同窗们汇聚在一起,相互交流、切磋学问。

太学里每天都能听到朗朗的读书声,各种学术观点在这里碰撞、交融。老师们认真地授课,讲解着儒家经典、经史子集,学子们则如饥似渴地聆听、记录,时不时还会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见解。随着时间的推移,太学的规模不断扩大,最多的时候,竟然有太学生三万余人。

这一举措,使得太学游学之风大盛,不仅培养出了更多有学识、有素养的人才,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可与此同时,太学里也渐渐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有些官员子弟仗着自己的家世背景,在太学里飞扬跋扈,不认真学习,扰乱学风;又或者因为学生数量太多,教学资源开始变得紧张起来,老师们有时候也难以兼顾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但不管怎么说,这一时期的太学,依然是整个东汉王朝文化繁荣的一个重要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