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锦的眼中闪过一丝绝望,他明白,赵先生这是在委婉地拒绝他。他苦苦哀求,“先生,学生可以帮您做任何事,劈柴挑水,洒扫庭除,只要能留在私塾,学生什么都愿意做!”
赵先生叹了口气,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孔锦,老夫并非需要人手,而是……”他顿了顿,最终还是没有说出“而是你交不起束修”这句话。
周围的村民渐渐围拢过来,对着这一幕指指点点。
“这孩子,真是异想天开,赵先生的私塾,岂是他能进得去的?”一个村民撇了撇嘴,语气中带着一丝嘲讽。
“是啊,也不看看自己什么身份,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另一个村民附和道。
也有一些村民对孔锦表示同情,“这孩子怪可怜的,小小年纪,就这般好学。”
“可惜了,生在穷人家,有这股子劲头,要是能读上书,说不定以后能出人头地呢。”
这些议论声,如同针扎一般,刺痛着孔锦的心。他紧咬着嘴唇,努力不让眼泪流下来。他知道,自己与赵先生的私塾,终究是无缘了。
“先生,”孔锦再次开口,声音低沉而坚定,“学生知道,先生是为学生好。但学生不愿放弃,学生……”
他突然跪了下来,对着赵先生重重地磕了一个头,“求先生给学生一个机会!”
赵先生看着跪在地上的孔锦,心中五味杂陈。他欣赏这孩子的毅力,也惋惜他的遭遇。但他不能坏了规矩,更不能因为一时心软,耽误了这孩子的前程。
“你起来吧,”赵先生的语气依旧坚定,“老夫意已决,你无需再言。”
孔锦缓缓站起身,他看着赵先生,眼神中充满了失望和不甘。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将所有的情绪都压抑在心底。
“学生明白了,”孔锦的声音平静得让人心疼,“打扰先生了。”
他转身,朝着私塾大门走去,脚步沉重而缓慢。
“先生……”孔锦突然停下了脚步,却没有回头。
孔锦的身影消失在私塾门口,夕阳的余晖将他的身影拉得老长,仿佛一道落寞的剪影。
他攥紧了拳头,指甲深深地嵌入掌心,带来一阵刺痛,却不及他心中的苦涩。他知道赵先生的顾虑,在这个时代,贫穷是横亘在求学路上难以逾越的鸿沟。束修、笔墨纸砚、日常开销,哪一样不需要钱?
他漫无目的地走在乡间小路上,路边的野花开得正艳,却丝毫无法引起他的注意。他脑中回想着赵先生的话,反复咀嚼着每一个字,试图从中找到一丝转机。
他并非一时冲动,前世为官的经历让他深刻体会到知识的重要性。他渴望学习,不仅仅是为了改变自身的命运,更是为了实现心中那个宏大的理想——为天下百姓谋福祉。
夜幕降临,孔锦回到家中,简陋的屋子里弥漫着淡淡的野菜汤的香味。他默默地喝着汤,母亲关切的目光让他更加难受。他不想让母亲担心,强颜欢笑,却掩饰不住眼中的落寞。
“锦儿,今天去私塾怎么样了?”母亲小心翼翼地问道,眼中充满了期盼。
孔锦顿了顿,勉强挤出一个笑容,“先生说……让我过段时间再去。”他不敢说出真相,害怕看到母亲失望的眼神。
母亲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叹了口气,没有再追问。她默默地收拾着碗筷,昏黄的灯光映照在她满是皱纹的脸上,更显沧桑。
孔锦回到自己的房间,躺在硬邦邦的床上,却怎么也睡不着。他翻来覆去,脑中不断浮现着赵先生的身影,以及周围村民的嘲讽和议论。
不甘心,他不甘心就这样放弃!他紧紧地闭上眼睛,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
他开始思考,如何才能让赵先生改变主意。他明白,单凭一腔热血和空口承诺是不够的,他需要拿出一些实际的东西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和决心。他想起前世积累的知识和经验,或许,这正是他可以利用的优势。
他猛地坐起身,借着月光,开始在纸上写写画画。他将自己对经史子集的理解,以及对一些社会问题的看法,整理成一篇篇短文。
他知道,在这个时代,这些观点或许显得过于超前,但他相信,只要能有机会展示给赵先生看,一定能让他刮目相看。
东方渐渐泛起了鱼肚白,孔锦终于完成了最后一篇文章。他仔细地将这些文章整理好,小心翼翼地放进怀里。他看着窗外渐渐亮起的天空,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与此同时,在私塾里,赵先生也一夜未眠。他躺在床上,脑海中不断浮现着孔锦的身影。那个衣衫褴褛的少年,眼神中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让他想起了自己年轻时的模样。
他叹了口气,心中有些矛盾。他知道自己做得没错,没有足够的财力支撑,孔锦的求学之路注定艰难。但他又隐隐觉得,自己似乎错过了一个难得的人才。
“唉,”赵先生摇了摇头,将这些杂念抛之脑后,“这不过是又一个痴心妄想的农家孩子罢了。”他翻了个身,试图再次入睡。
第二天清晨,赵先生像往常一样早早地来到私塾,开始准备一天的课程。他打开门,却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站在门口。
“先生……”孔锦的声音略带沙哑,却充满了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