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阿丑(1 / 1)

丑女黄月英 百艳青花 964 字 9个月前

纵观华夏五千年发展史,最冤的人物其实不是窦娥,而是诸葛亮的夫人黄月英,又称黄阿丑。因嫁于诸葛孔明而昭闻于天下。但事实上,她出身世家,聪慧淑敏,才华卓绝。自小便熟读兵书,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文韬武略,足智多谋。心机才干可与孔明比肩,机械手工不输鲁班。是一个钟灵毓秀、惊才绝艳、颇有些英雄气概的奇女子。

黄月英之所以在史上留下丑名,是因为她那个才高八斗、狂放不羁的父亲,黄承彦戏谑玩笑之故。一是因她出生时满脸婴儿纹,一头稀疏黄发,实在算不上好看,便被其爹爹戏称阿丑。二是在黄月英成年后,因才情卓越,黄承彦一直担心无人配得上其女。又恐那些华而不实的浪荡公子追逐她,便四处放风说家有丑女。三是在考察后相中了隐居在隆中的青年才俊诸葛亮,为了考验其人品,才在毛遂自荐时说:“我有一个丑女儿,虽然黄头发黑皮肤,但才能与你匹配。”事实上这种说法一是出于自谦,二是顺带检验一下未来女婿是否是只注重外表的伪君子。

幸好诸葛亮乃旷世奇才,看人更注重学识内涵,才在乍听丑女时仍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才因此成就了一段绝世好姻缘。但也正因为如此,历史上对黄月英的记载流传到后来,便成了她才干无双却奇丑无比。事实上这是与事实极其不符的说法。

另外,本人翻阅了大量史料,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尽力尝试着去还原一些不为人知的历史真相,尽量做到客观中正。比如黄月英父亲黄承彦之死和关羽之死,甚至是诸葛亮养子诸葛乔之死。黄月英一生淡泊名利、呕心沥血、甘愿隐于幕后,竭尽所能全力辅佐诸葛亮,才成就了他颇为传奇的丰功伟业。

作为一个襄阳人,我渴望为在襄阳土生土长,却又被世人所误识的第一传奇女子黄月英,做点什么,也为襄阳人文的传承做点什么,也许很微不足道,但我愿意尝试。

正文

话说公元185年夏末,荆州沔阳(今湖北襄阳)名士黄承彦喜得贵女,这在方园百里都算得上是轰动的大喜事。

黄府是当地名符其实的望族,作为荆襄名士的黄承彦,此时已经声名满天下。他生性豪放豁达,极具才情谋略,明明可以出仕为官,却甘愿在家乡做个隐士。他有着显赫的社会关系,荆州首屈一指的实力派人物蔡帽是他的舅官,荆州牧刘表是他的连襟。更别提他那让人艳羡的朋友圈。一众好友个个都非等闲之辈,其中有久负盛名的庞德公、水镜先生司马徽、庞统、徐庶等名士,都与他十分交好。他们常聚在府中谈天说地,煮茶斗诗,笑谈风月,把酒论天下,日子过得恣意轻松又快活。

但豪放多才的黄承彦却有一心病,那就是成婚多年妻子却未有生育。因夫妻感情深厚,他一直也不肯纳妾,别人膝下儿女绕堂,他这一脉却人丁廖落,暗地里不免生出许多遗憾。谁承想如今34岁上,才终于有了自己的一脉骨血。

随着婴儿的几声啼哭,守在产房外的黄承彦总算是长舒了口气。接生婆笑味嘻嘻地抱着襁褓里的孩子出来道喜。他看见眼前的小人红红的小脸上满是皱纹,头上几片稀疏的毛发,此刻正闭了眼自顾呼呼沉睡,样子和想像中的可爱漂亮全不沾边。黄承彦不免有些嫌弃地吸了吸鼻子,轻轻呢喃着:“刚生下来的孩子就这样?算不得好看,以后就叫阿丑吧!”嘴里这般说着,眼神却温柔得出奇,依稀还隐有点点泪光。

因生产极度虚弱的黄夫人,此刻正慵懒地靠在床头,一脸宠溺地看着这父女俩,心里比吃了蜜还甜,虽只生了个女儿,但好歹有了自己的血脉。她总算是松了口气,多年来压在心口的大石突然便轻了,她终是很感欣慰。听到阿丑这名字,她嘴唇蠕动了一下,本能地想拒绝,却终是没有出声。相公起的名字虽难听了些,但当小名叫着却也顺口,便默认了。

整个黄家庄欢天喜地,黄老太爷兴高采烈地吩咐仆人们把整个庄子都挂上了红灯笼,到处张灯结彩,比过年都喜庆。

阿丑满月那天,黄家大摆了三天宴席,所有前来祝贺的亲朋分文不收,却好吃好喝供着,只为图个热闹喜庆。一时间附近的乞丐也闻风而来,混吃混喝,黄府也好生招待着,并没有丝毫轻慢,倒也不枉了平日里就积攒下的好名声。

阿丑就这样集三千宠爱于一身,在这个慈善有爱的大家庭里一天天长大了,转眼便到了两岁。她聪明伶俐,天资过人,小小的人儿常常奇思妙想,语出惊人,震得一众大人愣愣怔怔的。黄承彦心知女儿绝非凡品,遂决心好好教导,为此不仅亲自教她读书识字,还专门为她聘请了先生,发誓要把阿丑当儿子一样抚养成人。

阿丑其实早就不丑了,她用回了自己的大名--黄月英。小小年纪的她,已经出落成了个漂亮可爱的小姑娘。她刚满五岁,父亲便为她请了教书先生。白天她在自家私塾里读书识字,晚上则由爹爹亲自教习。庄子里一起读书的其他适龄孩子,学识见解竟都不及她半分。那些家长们习惯用的口头禅便是:“看人家阿丑,多聪明啊,什么都知道,再看看你,傻子一个。唉!咋就区别这么大呢!”也正因为如此,庄子里的小伙伴们,对黄月英是又敬又恨,只因她的存在,衬得这些人都成了不折不扣的蠢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