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核聚变(1 / 2)

听着对讲中各部门已经准备就绪的汇报,邱教授激动的向各位参观的客座指导点了点头,随后目光紧紧盯着时钟上跳动的数字,缓缓抬起紧握对讲的手臂,当时间到达八点整时,激动的向对讲内喊道。

“启动!”

“供电系统运行正常!”

“冷却系统运行正常!”

“反应室各项参数正常!”

“磁约束装置稳定降温中,零度……零下二十五度……”

氧化铜超导体虽被称为高温超导,可那是对比其它超导体而言,想让其产生并维持超导的性质,温度必须要控制在零下二百度左右才行,幸好有余量,如果是某个绝对温度那么想要利用铜基超导材料,将难比登天。

在太阳上,由于高压的存在核聚变的反应一千多万度便可满足,但是在缺乏高压的情况下,所需的温度将大幅提升至近亿度,产生的等离子体甚至可以达一点五亿度。

要保证极高与超低的两个温度,在同一台设备内同时稳定运行,对整个系统和材料都有着极高的要求,而持续进行核融合的关键,则是对超导磁约束的精准控制。

实现核聚变并不困难,短暂的可控也成功了有些年头,但不管是单次融合或者间断融合,都很难产生实际的经济效益,只有源源不断的进行,实现输出能量大于输入,才是真正的成功。

这对超导磁约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每秒钟不但要进行千百次的精准功率变化,还要计算入超导磁体与射频场、磁场、声场、电场等复合场的兼容耦合。

其中到底涉及到多少学问,宁元宸可懒的刨根问底,毕竟他只负责剽窃,将所有的设计和数据都偷回来后,再利用各种方式传递给邱教授等人就可以了。

至于其中的知识原理,则同样要他们自己去认证,深入研究并系统的整理出来,最后光明正大的成为初织翼的财产。

当超导装置进入工作温度后,降温系统转入恒温状态,线圈两端开始充电,产生并稳定提升磁场强度。

依旧是模拟运行,在确认过各项参数全部正常后,邱教授终于下达了正式进行核融合的指令。

虽然经过近百次的模拟测试,这套核反应装置的性能早已了熟于心,可还是采取了循序渐进的方式,以“点”的方式进行不断缩短间隔时间,最终达到连续核融合并逐渐增加融合量。

顺利完成点火让邱教授悬着的心放下了大半,心情也慢慢的平复下来进入了正常的工作状态,与各单位不断确认数据交换指令。

看着身旁请来现场指导的核物理专家,一个个盯着大荧幕上不断跳动的数据激动的面红耳赤,邱教授忍不住深深吸了口气,露出欣慰而又骄傲的微笑。

抬头看了眼时钟,距离点火才过去几分钟而已,要知道,不论是模拟测试还是超算推演,这套核反应装置都已具备了持续工作的能力,并且是数年之久,如果升级采用更清洁的核原料氦三,工作个三五十年都没问题。

宁元宸的工作室中,看着几乎静止画面的几人同样是兴奋的露出笑脸,虽然看不到核聚变的具体过程,但却都知道在持续进行着,现在这已经是世界上实现可控核聚变持续时间最长的装置了,怎能不兴奋。

看着再次摇了摇头的星梦,宁元宸默默的握紧了拳头,之所以让邱教授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就是为了与月球上的接收器建立联系争取更多的时间。

从这里发出的中微子束,成功被月球上的光电倍增器捕获后再发回确认信息,需要等待接近四秒的时间。

然而月球上的光电倍增器只有一米宽不到两米高,可地球距离月亮平均距离却有三十八万多公里,这才是真正的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更何况月球还是移动的,而且溶洞内的机器人提供的位置信息也无法做到绝对精确,所以想要将中微子束打在光电倍增器上并不容易。

随着时间慢慢向前推移,终于进入持续核融合的反应装置也迎来了它的本职工作,烧开水!

核融合产生光能和热能,利用媒介将热能导出驱动机械,再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通俗些说就是用核聚变时产生的热烧开水,再驱动蒸汽轮机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