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春风马不停蹄,又吹向了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坡。这片厚重的土地,在春风的润泽下,焕发出别样的生机。
干涩、死寂的黄土,在春风带来的湿润气息的滋养下,变得松软起来。山坡上,人们扛着锄头,播下希望的种子,欢声笑语回荡在山谷之间。
杏树、梨树像是收到了春天的邀请函,在春风的轻抚下,纷纷抽出嫩绿的新芽。没过多久,漫山遍野的杏花、梨花便会竞相绽放,白的像雪,粉的像霞,为这片土地增添一抹亮丽的色彩。
最后,春风轻盈地飘进了如诗如画的水乡江南。这里原本就温润秀丽,在春风的渲染下,更是美得让人陶醉。
春风拂过湖面,湖水泛起层层涟漪,宛如一块被微风轻拂的丝绸,波光粼粼。
岸边的垂柳,在春风中摇曳生姿,细长的柳枝像是少女的发丝,轻轻拂过水面,引得鱼儿不时跃出水面,与春风嬉戏。
桃花、杏花、油菜花等,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竞相绽放。红的像火,粉的像霞,黄的像金,将江南大地装点得五彩斑斓。
乌篷船在河道中缓缓前行,船桨划开水面,激起的水花与春风交织在一起,船上传来悠扬的吴侬软语,仿佛是在诉说着春天的故事,构成了一幅充满诗意的水乡春景图。
春风如同破晓的曙光,轻柔却有力地吹进了江南的每一条小巷。稠城的街巷里,烟火与喧嚣交织,人们的脸上带着对未来的迷茫与期待。
一个年轻人站在自家那狭小昏暗的阁楼里,脚下是堆积如山的鸡毛,空气里弥漫着鸡毛特有的气味。
他手里紧紧攥着一份皱巴巴的报纸,上头关于春风的政策解读,已被他翻看得边角发毛。
窗外,邻里们的议论声此起彼伏:“听说种花家要大变样了,可咱小老百姓,能有啥机会?”
“安稳日子才是真,别瞎折腾,这做生意,风险可大着呢!”
一个年轻的女孩坐在一旁,神色忧虑:“江河,咱起早贪黑捡鸡毛,虽说赚得不多,但好歹能糊口。这下海做生意,要是亏了,往后日子咋过?”
年轻人站起身来,走到窗边,望着外头熙熙攘攘的街道,深吸一口气:“玉珠,时代不一样了,不能再守着这点鸡毛过日子。现在上面鼓励,机会就在眼前,咱得试试!”
第二天,已经下定了决心的年轻人来到义乌的集市上。
这里人声鼎沸,摊位一个挨着一个,摆满了各种日用品,可货物种类并不丰富,样式也陈旧。
穿梭在人群中的年轻人,眼睛像鹰一般锐利,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看着人们在摊位前挑选商品时的表情,听着他们的抱怨与需求,陈江河心里有了盘算:做小商品批发生意。
年轻人开始四处奔波,向亲朋好友借钱,拼凑出了一笔启动资金。
怀揣着这笔来之不易的钱,年轻人踏上了前往羊城的火车。绿皮火车里拥挤不堪,闷热的空气让人喘不过气,汗臭、脚臭混合在一起。
陈江河紧紧护着怀里装钱的布包,熬过了漫长又颠簸的旅程。在这里的批发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小商品让他目不暇接,他一件一件地挑选,仔细比对质量和价格,装满了几大编织袋。
“这从港城来的货就是不一样啊,听说是什么飞龙集团生产的,我得好好把这个分销商的名片给揣好,说不定下次还找他拿货呢……”
又是一路绿皮车,年轻人重新回到了老家,在集市上支起了第一个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