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新京购物 2(1 / 2)

现在的柜台前零零散散站着二十多个买大米的顾客,正在等着柜台里面的伙计给自己称米。

其实于林的心里多少有点疑惑,记得曾经在电脑网络上看到过关于樱花人在东北地区的粮食掠夺与食品配给制,早在一九三七年春,就由伪满洲国农业政策委员会对稻米、小麦、大豆、棉花等实行购销统制政策,并于第二年十一月公布了“谷米管理法”,规定以稻米为主的粮食购销、加工等均由伪政府控制。

一九三九年十月又公布了《主意特产物专管法》,对油料作物实行垄断,进而又实行残酷的“粮食出荷”和“粮食配给”政策,对东北地区的粮食农作物实行全部垄断。

在伪满洲政府严厉控制粮食购销、加工和粮食配给制的政策下,裕盛昌米庄竟然还能够公然销售大米,显然背后的关系不容小觑。

不过于林今天可不是过来刨根问底,他也只是想多买点真正有松花江大米。

看到拐角处一处单独的柜台前,一个带着玳瑁眼镜的老账房正在噼里啪啦地打着算盘核对账目,于林迈步走了过去,站在柜台前,开口道:“老先生,爷们儿有笔生意想和掌柜的谈谈。”

听到于林的话语,老账房停下手上的动作,慢慢抬起头,一双有点混浊的眼睛不停地上下打量着眼前这位中年人,半晌后才颤颤巍巍地开口道:“请问先生贵姓?想跟我们掌柜谈笔什么生意?”

于林故意拉开手里的皮包,露出了包里那一捆捆的日元,笑着说:“爷们儿来自四九城,免贵姓金,受人所托想在贵号购买一批特等的松花江大米。”

老账房的眼光扫过皮包一角露出来的那些日元,顿时热情了不少:“金先生,请随老朽来吧,本店邱掌柜在后面。”

于林跟随着老账房通过旁边的一道门走进了裕盛昌米庄的后院。

眼前迎面是相邻六间仓库,透过旁边的厢房窗户玻璃,可以看到一个四五十岁一身长袍马褂的中年人,正坐在桌子前看着手里的报纸。

老账房先是走进厢房在中年人耳边低语了几句,以于林的听觉怎么可能听不到?老账房在告诉邱掌柜,外面这位从四九城来的金先生想买一批特等松花江大米,包里装了不少日元,估计弄不好就是四九城那些遗老遗少派来的人。

邱掌柜立刻笑呵呵地迎出了厢房,冲着于林抱拳拱手:“金先生远道而来,邱某有失远迎,抱歉,实在是抱歉。”

于林抱拳拱手,笑着说:“邱掌柜太客气了,金某也是受人所托,慕名而来。”

两人一前一后走进厢房后,老账房则是拱手告辞,邱掌柜给于林倒上茶水后,笑着说:“刚才听账房说金先生有意购买一批特等松花江大米?”

于林端起茶杯微微抿了一口,微笑着说:“金某此次来新京公干,临行之前有长辈托付,说是数年没有品尝过松花江大米的滋味了,而且家中不少小辈竟然根本就没有吃过,为此特意让金某尽量多采购一些,回去后分给家里后辈们尝尝,这可是昔日专门进贡紫禁城的贡米。”

邱掌柜听后不由眼睛一亮,从眼前这位金先生的口中,就可以断定此人绝对是那些满清的遗老遗少,据说爱新觉罗家族的宗室大都改姓金,显然这位金先生十有八九就是昔日的宗室后人,要知道这些遗老遗少绝对是不差钱的主。于是邱掌柜微笑着说:“不知道金先生想要购买多少松花江特等大米?要知道如今想从新京往四九城运送大宗货物,可不是太便利呀。”

于林不以为意地摆摆手:“咱爷们儿就在铁路上任职,都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就算运力再紧张,对于内部而言并不是什么太难的事情,就是不知道邱掌柜能够有多少松花江特等大米?价格几何?”

邱掌柜心里恍然大悟,怪不得敢张嘴就要大批的松花江特等大米,原来这位金先生竟然还是在铁路上任职,看来可以适当交好对方,说不定以后能够用得上。

稍做盘算后邱掌柜开口道:“既然如此,我们裕盛昌米庄现在可以匀出一千石特等松花江大米,再多了就真得做不到了,邱某也不瞒您说,我们这裕盛昌米庄其中有着满洲政府的份子,因此才能在新京售卖大米,其实现在能够公开售卖米、面、油和棉花等物资的店铺,多多少少都有满洲政府的份子。当然了如今这个世道,大宗货物的交易可不比外面店铺里零卖,这价格就给您按照我们裕盛昌米庄的售价上浮一成,我邱某人实话实说,就是冲着金先生在铁道上供职,否则的话低于两成根本就不会出售。”说完目光炯炯地盯着对方。

于林在心里飞快地盘算起来,一石大米一百二十斤,一千石也就是六十吨,也足够自己家里和亲朋好友使用了,至于价格上浮一成,于林倒也明白,现在这个世道并不是要得越多越就会便宜,反而恰恰相反,于是微笑着说:“行,第一批就按一千石吧,价格上就多谢邱掌柜照顾,这样吧,您再给一千石一等米,价格上浮三成,咱爷们儿也不是差事儿的人,否则以后在圈子里也就没脸见人了,至于说铁路上有什么事情,那咱们下次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