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梅妻鹤子的林逋(1 / 2)

嘉佑拾遗录 AFOOL 2004 字 1个月前

杭州宋时称为钱塘,钱塘多景致,其中梅花占据了一席之地。若说梅花最盛处,非西湖边的小孤山不可。“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四句诗便是把幽静环境中的梅花清影和神韵写绝了。诗中把梅品、人品融汇到一起,其中“疏影”“暗香”两句,更成为咏梅的千古绝唱,引起了许多文人的共鸣。

诗的作者便是宋时着名的诗人林逋,林逋字君复,钱塘人,出生于儒学世家。他早年曾游历于江淮等地,后隐居于杭州西湖孤山之下,由于常年足不出户,以植梅养鹤为乐,又因他终生未娶,故有“梅妻鹤子”佳话的流传。

世人常以为林逋是个清心寡欲、孤高绝拔的人。其实他性格恬淡,好交朋友,喜欢与高僧诗友交往,与他交往的人里,都能感身到他身上那一份天真。林逋不走仕途却多了一份闲心,他常年隐居在孤山之畔的几间茅屋内,育梅为妻、养鹤为子,恬淡自适。

闲暇之时林逋更爱游历山水,有时为了躲避世俗之人的骚扰,他偶尔要做长途之游。这一年他来到华山脚下,偶经一处市井,流连间发现一人不住跟随自己,便驻足询问。那人年纪甚高,鬓发如雪,连眉毛也都白得透了,他不回答林逋的问话,却不住捋着尺长的胡须上下打量林逋。

林逋虽然感到好生奇怪,但他生性洒脱,并不计较,微笑问道:“老伯随我这么远了,难道是有事情么?”

老者看了半晌,又伸出枯干的手把林逋的手掌张开来看,多时才摇头道:“不是,不是你,唉!可惜可惜!”

林逋听老者说得奇怪,正要问时,老人已经走得远了,见他步履也不甚急,转眼已经远在几丈之外。

走得饥渴,林逋找了一家铺子进来坐下吃面。那小二哥看着他笑,道:“你定是外来的生人,那疯子定然是跟你说‘不是你’,是也不是?”

林逋却并不在意,说道:“他一个老人家,头脑不清楚也是有的,有什么可笑的?”

小二道:“客官不知道,这个疯子在这里呆了半年,整日找人说话,却只说不是你三个字,你说好笑不好笑。”

“老人家不是本地人么?是不是在找什么亲人?”

“客官说话有趣,找亲人有只看手相的?我倒觉得他是个疯子呢。”

林逋皱起眉头,一边喝茶一边看着街上往来的人流。不多时,那老人又走了回来,一直走到林逋所在的临街窗前,不住伸头再看林逋,满目都是渴望之色。

林逋说道:“老丈只管请进来吧,我请您老饮茶。”

小二又奔过来道:“客官别理他,一会儿他又要起酒食来,只管喝得大醉才去,扰了您老的清兴。”

林逋道:“这个不要你管,老人家一切花用你自算在我的身上便是。”

说话间,那老人直走进来,对着林逋坐下,鼻子嗅了两嗅,道:“你的茶不好,你请我喝茶,我却只喝上好的。”

林逋生在钱塘,对茶颇有心得,也觉得这茶一般,但想到陕西原不产茶,想要些好的也是难为人家。小二道:“老丈,你白白喝茶,还有这么多讲求,只管喝罢。”

老人探手入怀,竟然掏出一只精致的小盒来,打开盒盖,一股难以言表的清香散溢出来,林逋不由自主赞道:“好茶!”伸头看时,见盒中茶叶外形扁平光滑,苗锋尖削,芽长于叶,色泽嫩绿,又赞了一句“好茶!”

老人道:“君家可识得么?”

“当是灵隐下天竺香林洞的‘香林茶’。”

老人叹道:“果然是个喝茶的圣手,你可识得出这茶的年份么?”

旁边的小二嗤的一声笑出来,道:“果然是个疯子,我在这茶馆少说也干了三四年,却不曾听有人说过喝茶还要看年份的。”

林逋道:“江南人品茶就偏有这个讲究,只是你不知道罢了。”停了停又道:“这可有些怪了,您这茶看上去颜色嫩绿鲜亮,似乎便是今年的新茶,可此时方过五月,此地距离钱塘至少两千余里,新茶如何能到这里来!”

老人听了仰头大笑,瞥了一眼旁边的小二道:“如何?”

林逋又道:“只可惜,缺少好的茶具,否则品一盏来,我可更加确定。”小二道:“我家店里有些珍贵茶盏,只是主人家自己也不经常拿出来用,你们两个略等等,我去跟他商量。”

过了片刻,小地回来,满脸羞愧道:“我们家主人不肯拿出来给二位用,又说小二我多事,听说是……是这位老人家又来吃茶,还埋怨了几句。”

林逋听了,脸色一变,刚要说话,老人却呵呵地笑了两声道:“不过是些茶具,我倒也带着两样,不知道先生喜欢用什么盏儿来饮。”

“老丈不知,我就是钱塘人士,那里喝茶都喜欢用素瓷盖碗,我见这里的人多用粗瓷碗,倒不是太计较精致与否。”

老人伸手入怀,不多时已经取了一个素瓷盖盏放在桌上,林逋见这盏青中透白,白的如玉、青的如翠,脱口赞道:“好家什,这是景德镇官窑所制,没想到老丈竟然身怀宝贝。”

老人微微一笑,三根手指撮起一撮茶叶放入盏内,让伙计取汤水壶来,小二连忙去了,回来时提了一把铁壶,道:“刚刚坐炉上,烧得正沸,正好冲茶。”

老人白了他一眼,说道:“我这茶用滚水冲了,暴殄天物,要水再凉一些才好。”

小二正在兴头上,被他说了,脸上不高兴道:“无怪我们主人怪你,你这老汉事情太多,依你说这水还要凉到什么时候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