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大人,恳求您放过我家孩儿。”
“哪怕您对我有何怨恨,请不要牵连我的儿子,否则将来可能也会祸及你我二人。”
李斯面容沧桑地表达了满腹怨恨,沈大人则蹲了下来缓缓说道:
“李先生这话似乎是在责怪我在害您的孩子?咱们有必要讨论一下这个话题。”
“我是为秦国着想,怎能有恶意?李由因酒后乱言闯了大祸,怎能怪我?”
沈大人又说道:“考虑到李相您对大秦的功绩,我早已给予李家特别的宽容。”
秦王在屋内看着一切变化,李斯的处境再难以改变:未来做官成了奢望,只要秦朝存在,他的后代也别想过上安稳日子了。
回忆当年历史,始皇帝去世后赵高的篡改遗诏使扶苏 ** ,蒙氏家族也被灭门;胡亥登基后的胡作非为更是让李斯与赵高权力失衡。两人相互猜忌,直到李斯失去了实权,成为囚犯。这一切,如今都仿佛重现。
李斯的眼神复杂:有震惊、怀疑、焦虑和不安。
而沈大人玩味的笑容压低了声音,像是要告诉他最终的结果。
这一刻终于到了:今日的格局完全不同往日。昔年的风光已不复返!
第三十一章 格局变化下的反思
“李丞相,您觉得赵高认为如何?”站在上面居高临下的沈大人向地下跪伏的李斯询问。
世事多变,沈大人回想起自己当初五花大绑被审问的经历。
当时你没想到今天的情景吧?
李斯思考了一下回应:“赵高低眉善笑,足智多谋。但心术诡诈,小人难成大事。”
沈大人打量对方明白了为何李会选择与赵合作——其实内心根本不瞧得起后者。
他以为借助赵高能让扶苏继承皇位后独揽大权。
面对李斯好奇的目光沈大人说:“李相未免太轻视一个小人了。
此时,一个叫田福的人主动出现在你的面前:“王相,我知道你一心为国,勤勉忠恳。觐见一事,我来为你安排。”
王渊愣了一下:“我相信你?”
“你当然相信。” ** 笑着说,“论谋略,田福不及你,但说到权谋和手段,你还真斗不过他。”
“每次胡辰饮酒作乐时,田福就会提议你觐见。”
“一而再再而三后,终于惹怒了胡辰。”
“田福趁机诬陷你,在一旁煽风 ** 。”
“胡辰大怒之下要查办你的罪名。”
** 不禁再次摇头。
秦帝国六世余烈的积累加上先皇的大智慧才造就如今的辉煌。你这点本事,跟着打了个顺风仗却妄图占所有功劳。遭此报应也不冤!
“老臣无罪!”
“朝廷中忠臣众多,怎容得田福如此胡作非为?”
“可……” 王渊突然停下来,陷入沉思。
“你自己应该也明白了。”
“朝廷的忠良已经被你们 ** 殆尽,留下的全是趋炎附势之徒。”
“胡辰这种昏君也是你们推上台的。”
“谁又能真正帮助你呢?”
** 指着王渊继续说道:“你也曾向胡辰举报田福心怀不轨、行为反常。”
“然而奏章被胡辰交给了田福,还对他产生了更多厌恶。”
“经过这番折腾,大秦逐渐走向衰落,叛乱不断。”
“胡辰沉迷享乐,只剩你一人苦撑大局。”
“朝内田福屡次进谗,朝外民情沸腾。”
** 轻笑了一声,“尽管你尽心竭力,直谏无忌,换来的是胡辰的一腔怒火。”
“入狱后,田福唆使狱吏用刑逼供,让你受尽酷刑折磨。”
王渊不禁变了脸色。他对秦国律法相当了解,五刑加身的严酷景象令人心惊:刺面、割鼻、断双脚、鞭刑至死,最后枭首示众。
他从没想过自己亲手完善的法律有一天会用在自己身上!
“年迈的你实在扛不住这般折磨,只好认罪屈服。”
“最终,”
“秦二世二年七月,处王渊极刑,斩于咸阳市,并夷其三族!”
** 语音越来越高昂,如洪钟般震响在王渊的脑海。他一下子瘫倒在地,脸色苍白如纸,浑身颤抖不停。“老朽......” 王渊嘴唇微微抖动,说不出一句话。
“王相,别说你儿现在没有死...... 即便真死了,不是还有其他人吗?”
“李氏亲族不也都活着吗?”
“看得长远一点,想一下你是不是真的亏了?”
** 语重心长地说,“如果你真想 ** ,诛杀田福、胡辰是你的唯一选择吧?”
王渊抬起头注视着他。
“没错。”
** 明白这件事迟早瞒不过人,尤其是像王渊这样势力根深蒂固的人。
“胡辰弑兄篡位,行事倒行逆施;而田福阴险狠毒,是秦国衰败的关键人物,被我亲手处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