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师徒重逢(下)(1 / 2)

黄飞鸿三人经过一路的颠簸与折腾,终于来到了广州城。

黄飞鸿三人下了火车,便叫了三辆手拉车,然后一路朝着某个客栈而去。

当黄飞鸿他们来到一条较为繁华的街道上时,便被一群游行的人堵住了去路,于是他们只好停留在原地等待着。

而坐在手拉车上打前头的黄飞鸿,也趁此时机,好好地环顾了四周一圈,当他在看到道路两旁摆摊的小贩和路上来来往往的人群,以及还能时不时听到一些关于国事讨论的话语时,他不由地在心里感叹道:“不愧是省城,与佛山与广州简直就是天差地别的两个世界。”

这时坐在茶楼上,抽着水烟喝着茶的一个客人对着身边的两个茶友说道:“瞧那娘们穿的什么!”

他身旁的两个茶友闻言,齐齐起身,朝着楼下的街道探去,其中一个茶友边看边对他问道:“在哪儿呢?我怎么没看见!”

那人闻言,对自己的两个茶友说道:“那,坐手拉车的那个。”

两个茶客闻言,顺着对方手指的方向看去,果真看到了一个西洋装扮的女子,正坐在手拉车上。

于是便纷纷出声招呼其他茶客道:“诶!过来看看啊!快过来看看!”紧接着,刚才那个抽水烟的茶客,再次出声说道:“满汉加西洋!”而坐在手拉车上的十三姨,也听到了周围人群对她穿着的小声议论,虽然有点不知所措,但还是稳稳地坐在手拉车上,不去理会那些议论声。

与此同时,在街道上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中,一个身穿绿色布衣的十一二岁的小女孩儿,在看了一眼十三姨后,便喊道:“姐姐!”

那个被喊姐姐的小女孩儿起身后,便顺着绿衣小女孩儿的目光看去,看了一眼后,就离开了原地。

这时一个三十多岁的粗糙汉子,从车水马龙的人群中挤了出来,看其打扮,应该是附近赌档负责拉客的伙计,只见他走到黄飞鸿的跟前,拉着黄飞鸿的衣袖说道:“快去买字花啊,这把开狗!”

黄飞鸿闻言,想都没想地直接拒绝道:“我不懂!”

就当黄飞鸿拒绝那个赌档的伙计后,游行的队伍也渐行渐远了,随后车夫们便再次拉着黄飞鸿他们,朝着目的地出发。

不多时,拉着黄飞鸿他们三人的车子,停在了一处宝芝林在省城的驻地。

就在黄飞鸿给车夫结算费用时,坐在他后面那辆手拉车上的十三姨,看到几个十一二岁的小姑娘正拿着菜叶,喂着笼子里的小动物时,便走到她们的身旁对她们说道:“小妹妹,你的衣服怎么漂亮,我给你照张相啊!”

其中一个穿着红衣服的小女孩儿,端着一个盛着鸡血的瓷碗,然后对着十三姨的衣服一泼。鸡血顺势就被泼在了十三姨的衣服上,随后又有一道稚嫩地声音响起,理直气壮地说道:“假洋鬼子,我们打她!”

当这道稚嫩的声音还未落下,这些小女孩儿手中用来喂笼子里小动物的蔬菜和菜叶,纷纷砸在了十三姨的身上。

黄飞鸿见状,连忙护着十三姨离开原地,而从最后一辆车下来的梁宽,则是跑到一旁茶铺,拿起桌子上的一个空茶杯,便朝这群小女孩儿丢了过去。好巧不巧的梁宽丢出去的空茶杯,刚好砸在那个向十三姨泼鸡血的小女孩儿头上。

那个小女孩儿吃痛一声后,便捂着自己的额头,躲到了一旁。

原本还在一旁安慰十三姨的黄飞鸿,听到小女孩儿的声音后,便抬头一看,见梁宽准备拿起茶杯去砸那群小女孩儿,于是一个转身,便来到梁宽的身旁,伸出手抓住梁宽手中的茶杯,然后说道:“怎么和孩子们斗气呢?”

这时一个小孩儿的声音传到了黄飞鸿和梁宽的耳中,只听那个小孩儿说道:“姐姐,你怎么了?”

那个被砸破头的小女孩儿,则是捂着头哭诉道:“流血了!”

黄飞鸿听到小女孩儿的哭诉声后,便对梁宽说道:“你看你,又搞出事了。”

原本那群围聚在那个被砸破头的小女孩儿身旁的小孩儿们,在听到黄飞鸿的话后,先是抬头看了对方一眼后,然后其中一个小孩儿出声道说道:“我们走,回去告诉九叔。”随后这群小孩儿,就三五成群地离开了这里,朝着远处走去。

当那群小孩儿离开以后,周围的茶楼中,才有人出声说道:“那些小孩儿真调皮,整天待着这里捣乱。”

这时又有一个声音,在街道上大喊道:“各位街坊大家听着,白莲教在电报局门口开坛了,快点过去参拜!”

不管是在茶楼里正在喝茶的茶客,还是街道上的行人,在听到这个消息后,便纷纷动身前往电报局去看热闹。而十三姨在听到这个消息后,便带着梁宽和照相机也前去凑热闹了,再顺便拍一点照片。

就在十三姨带着梁宽前往电报局看热闹时,赵轩也不例外,毕竟白莲教在电报局门口开坛这件事,最先就是从他所在客栈的这条街传出来的。而此时的他,已经找了个观看位置极佳的地方,静待白莲教的好戏开锣。

-----------------------------------

不多时,一群身穿白色长衫,下身着一条白色长裤,头戴一顶白色冠帽,打着几面布幌子的人,出现在了电报局的门口。

当赵轩看到这群人的打扮后,便已知眼前的这群人就是白莲教的人了。紧接着,他便看到为首之人,从怀中掏出一沓写有文字的黄纸,随后将其点燃,抛向空中。之后他又拿着两捆点燃的香,一边做着赵轩看着都感觉十分滑稽的动作, 一边高声地对在场地众人说道:“天风地火一起来,杀尽洋人正气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