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寒风吹过程家的花园,落叶纷纷扬扬地飘落。自从宋玉芙生下儿子后,整个程家的气氛似乎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夫人。\"张妈轻声说,\"老太太要摆家宴,说是要给小少爷贺喜。\"
沈若兰放下手中的绣绷:\"什么时候?\"
\"就在明天。\"张妈压低声音说,\"听说钱家和宋家的人都会来。\"
沈若兰若有所思:\"这么说,是要借着这个机会立威了?\"
正说着,程夫人派人来传话,说要沈若兰过去商量家宴的事情。到了程夫人的院子,宋玉芙已经在那里了。她坐在主位上,怀里抱着刚满月的儿子,脸上带着掩不住的得意。
\"若兰来得正好。\"程夫人说,\"你来说说,明天的座次该怎么安排?\"
沈若兰刚要说话,宋玉芙就开口了:\"这有什么好商量的?按规矩来就是了。我是正房夫人,又生了程家的长孙,自然是坐在主位。\"
程夫人皱眉:\"玉芙,这话说得太满了。家宴虽然是为了给孩子贺喜,但也要照顾各家的面子。\"
\"婆婆。\"宋玉芙说,\"您说得对。不过现在情况不同了。我有了儿子,就是程家的长媳。该坐在什么位置,大家心里都清楚。\"
沈若兰不动声色:\"大姐姐说得对。不过还是要请示一下姑母。毕竟这么大的事情,总要有长辈做主。\"
宋玉芙脸色一变:\"你这是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沈若兰说,\"我只是觉得,家宴是大事,每个人的位置都很重要。要是安排不当,恐怕会惹人话柄。\"
程夫人看看两人,忽然说:\"若兰说得对。这样吧,我去请示姑母。你们两个先商量一下其他的事情。\"
等程夫人走后,宋玉芙冷冷地看着沈若兰:\"二妹妹,你是不是觉得我这个正房夫人做得太强势了?\"
\"大姐姐言重了。\"沈若兰说,\"我只是想着,既然是家宴,总要让所有人都高高兴兴的。\"
\"高高兴兴?\"宋玉芙冷笑,\"你是在说钱家和宋家的人吧?我告诉你,现在情况不同了。我有了儿子,就要给他打算。以后程家的一切,都是他的。\"
沈若兰心中一动,但面上依旧平静:\"大姐姐,话不能这么说。程家的事情,还是要等夫君回来再说。\"
\"等他回来?\"宋玉芙说,\"他在英国做生意做得好好的,为什么要回来?再说了,现在有了我儿子,他就算回来,也得按我说的做。\"
正说着,程老姨太太来了。
\"你们在说什么?\"程老姨太太问。
\"没什么。\"宋玉芙立刻换上笑脸,\"我和二妹妹在商量明天家宴的事情。\"
程老姨太太看看两人:\"家宴的事情我已经定好了。玉芙,你虽然是正房夫人,但也要懂得谦让。明天钱家和宋家的人都会来,你不能太张扬。\"
宋玉芙不服气:\"姑母,我现在有了儿子......\"
\"有了儿子又怎样?\"程老姨太太打断她的话,\"你以为有了儿子就能为所欲为了?我告诉你,在这个家里,规矩就是规矩。你要是不懂规矩,就算有十个儿子也没用。\"
宋玉芙被说得脸色发白,但还是强撑着说:\"姑母,我知道规矩。我只是想给儿子谋个好前程。\"
\"好前程?\"程老姨太太冷笑,\"你现在做的这些,不是在给儿子谋前程,是在给他树敌。你想想,程家在上海滩经营这么多年,靠的是什么?\"
沈若兰在一旁说:\"姑母说得对。程家的根基在人心,不在其他。\"
程老姨太太满意地点点头:\"若兰懂我的意思。玉芙,你要记住,明天的家宴不是你显摆的地方,而是要让所有人都高兴。这才是为儿子谋划的正道。\"
第二天,家宴如期举行。钱家和宋家的人都来了,连威廉和德利銮的代表也来捧场。
\"看看。\"钱太太阴阳怪气地说,\"现在连洋人都来了,程家果然是越来越洋气了。\"
宋太太也说:\"可不是。上次茶会就是这样,把那些洋人太太都请来了。\"
程老姨太太在一旁说:\"两位太太说笑了。现在上海滩和洋人做生意的多了去了。程家不过是随大流罢了。\"
沈若兰适时地说:\"是啊。而且威廉先生和德利銮先生都是程家的老朋友了,他们来捧场,是给程家面子。\"
这时宋玉芙抱着儿子来了。她刚要往主位上坐,程老姨太太就说:\"玉芙,你带着孩子,坐在我旁边吧。这样照顾起来方便些。\"
宋玉芙脸色一变,但看到姑母的眼神,只好忍气吞声地坐下。
\"这......\"钱太太和宋太太对视一眼,显然没想到会是这样的安排。
程夫人笑着打圆场:\"来来来,大家都坐。今天是给孩子贺喜,就不要讲究这些虚礼了。\"
酒过三巡,话题inevitably转到了生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