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西宁最喜欢的事情(2 / 2)

踱步至近代史区,辛亥革命西宁起义图文资料触目惊心。志士振臂高呼、民众追随踊跃,剪辫现场群情激昂,新学课本开启民智,虽举事艰难、牺牲惨烈,却为共和曙光破晓西宁阴霾。抗战岁月展柜,西宁青盐袋、羊毛包堆叠,支前民众家书字迹质朴,诉说后方坚毅担当,爱国热忱滚烫,时代洪流滚滚,西宁从未缺席。

离馆之际,回首凝望,馆内藏品文物似繁星,串联起西宁从洪荒远古至现代摩登的漫漫长路。每一寸空间都凝缩历史片段,先民筚路蓝缕、王朝兴衰更迭、民族融合共生、文化传承创新,声声不息,在灵魂深处铭刻西宁独有胎记,待离馆人散播,让西宁故事四海流传。

西宁的历史开篇可追溯至远古时期。河湟谷地,这片被黄河及其支流湟水滋养的富饶土地,早早便有人类活动踪迹。旧石器时代晚期,先民们手持简陋石器,逐水草而居,狩猎、采集,在这片土地上踏出文明萌芽的第一步。彼时,他们以洞穴为居,抵御猛兽与恶劣气候,用原始智慧适应自然,虽遗迹斑驳,但那些粗粝石器诉说着人类征服荒野的无畏开端。

商周之际,西宁地区步入青铜时代,卡约文化兴起。卡约先民在彩陶绘制、青铜冶炼上展现出惊人技艺,陶器纹路神秘繁复,或为日月星辰,或为部落图腾,寄寓对天地神灵敬畏;青铜短剑、戈矛精巧实用,彰显军事与工艺融合智慧,墓葬出土文物见证社会组织初成,等级差异隐现,为奴隶制曙光铺垫基石。

秦汉大一统,西宁被卷入中原王朝视野。秦始皇遣军西巡,势力渗透河湟,设郡县初定行政框架;至汉武帝,霍去病挥师西进,大败匈奴,湟水流域正式纳入西汉版图,设“西平亭”,军事要塞兼商贸驿站功能渐显,中原移民携农耕技术涌入,铁犁翻开沉睡土地,粟麦飘香,牛马嘶鸣,农牧交替景观改写西宁经济生态,文化交流也借丝路商贸驼铃悠悠展开。

三国魏晋南北朝,华夏板荡,西宁成多民族政权逐鹿场。曹魏设西平郡巩固边防;五胡十六国时,南凉建都西平(今西宁),秃发鲜卑在此演绎短暂霸业,鲜卑文化与汉文化碰撞出独特火花,服饰、语言、风俗互鉴,如鲜卑服饰窄袖束腰元素渗进民间常服,汉语吸收鲜卑词汇丰富表达,多元共生格局初露端倪。

隋唐盛世,西宁重归中原强音怀抱,却也担起民族融合重责。隋炀帝西巡,宴群臣于拔延山,盛会空前,西域诸国来朝,西宁是丝路南线要冲,胡商番客穿梭,奇珍汇聚,长安绫罗、天竺香料、波斯珠宝摆满集市;唐时文成公主经此入藏,和亲队伍浩浩荡荡,携去农耕、医药典籍与大唐气度,藏汉情谊纽带自此筑牢,佛教文化亦沿此东传,汉传、藏传于寺院建筑、造像、教义阐释中相互影响,塔尔寺等名刹渐成信仰灯塔。

宋元交替,西宁在军事战略上举足轻重。北宋为御西夏,重兵屯守,茶马互市兴起,茶叶换良马,经济互补背后是政治博弈,西宁成关键筹码;吐蕃唃厮啰政权盘踞一时,与宋时战时和,文化上藏传佛教续燃星火,寺院林立,佛塔映日,经幡飘动,僧众讲经声悠悠,民众礼佛虔诚,中原儒学也在官学、私塾默默传承,二者在民间信仰、学术研讨中悄然对话。

明清定鼎,西宁建制升级,卫所、府县完善管理体系。明筑边墙御蒙元残部,军屯民垦扩耕荒壤,人口滋长;清雍正朝改西宁卫为府,移民潮涌,晋陕商客西进,带来陈醋、面食技艺,与本地饮食融合,酿皮、甜醅等特色小吃或改良、或新生,街巷烟火日盛。文化教育上,书院林立,贤达讲学,学风蔚然,本土才俊辈出,文学、史学着述渐丰,记录地方风情同时融入华夏文化主流思潮。

近代以降,西宁虽偏居内陆,却难避时代洪流。辛亥革命烽火燃至,西宁响应共和,剪辫易服,新学推广,旧制瓦解;抗战时期,西宁成大后方物资转运枢纽,青盐、皮毛等物资援抗战前线,各族民众齐心御侮,热血儿郎奔赴沙场,爱国精神深植血脉;建国后,西宁工业起步,三线建设工厂林立,钢铁、机械轰鸣奏响发展序曲,城市扩张,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往昔古城蜕变现代都市,往昔驼铃换作车水马龙,却仍守着文化根脉,多元民俗节庆、传统技艺代代传承,向世人诉说湟水千年往事,立足当下,迈向辉煌新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