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下的越来越大。
载着知青的这列火车是特快专列经历了一天一夜到了下午就进了黑省范围内。
现在快到了晌午,苏樱和苏晴二人坐在座位上正在复习功课。
“樱樱,这题这样做对不?我数学基础差。帮我看看。”
“我看看。哦,这里公式带入错了,小晴姐,你看啊应该这样解……”
“咳咳咳咳~”
脚步颤颤巍巍的走到自己座位旁边来的曹丽,一只手捂着肚子,另一只捂着嘴,咳嗽的坐了下来,背对着窗户。
苏樱和苏晴二人听到同坐的曹丽咳嗽声都放下手上书,同时抬头看向曹丽,二人把曹丽狼狈的样子尽收眼底,二人又同时互看了对方一眼,苏樱朝桌上努努嘴,继续看题。
苏晴点点头也知晓苏樱是什么意思,她们俩又继续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继续向苏樱请教。
曹丽捂着肚子坐到自己的座位上,低着头,另一只手去拿桌上的铁壶,拿到自己的面前,好像要喝水。
就在这个时候,
“安静安静安静~大家注意了,注意了,去富春公社的下乡知青们准备在下一站下车,记得带上你们的所有行李下车不许在车上逗留,下车后全体集合。”
带头负责这批下乡的领导,带着黑框眼镜,拿着大喇叭在过道上边走边喊话。
外面还在下大雨。
车厢里头确实静悄悄。
领导一说完话后大家赶紧收拾自己的行李。
苏樱和苏晴赶紧收拾好东西,等待下车。
“滴滴滴滴滴滴——”
火车很快就进站了。
过道上也站满了要下车的男男女女。
曹丽听着通知后她水都没有喝一口又踹进破旧的布包里,赶紧把自己仅有的一个大帆布包背在身上,手上拎着布包,脸色更加苍白,她强忍着身体的不适,拎起行李,让出位置可以让坐在里面的人出来排队。
火车缓缓停下,知青们纷纷走出车厢,吵闹声太大,苏樱和苏晴二人互相搀扶才跟着队伍走出了车厢,根据指示她们俩排在了去富春县的队伍位置上。
苏樱眼尖的就看到曹丽慢吞吞的手上拎着包,后背上背着沉重的大包都把她整个人都压弯了腰。
苏樱和苏晴望着外面的大雨,心中有些担心,但是由于纪律问题,没人敢去帮曹丽一把,也包括苏樱和苏晴。
没有领导的发话,没人敢擅自离队去做那个好人。
曹丽报了到后自己乖乖的站在队伍的最后面,没多久人数核对对了之后在带队领导下他们这群人听到命令排着队,坐上了去富春县的解放卡车。
从上午吃过早饭一直到下午两点左右才到富春县,雨却也停了。
突然卡车停在富春县城的革委会广场上,
“快下车快下车,找自己要下乡的公社和大队。赶紧下车。”
“啪啪啪——”
卡车车位的铁栏板被外面的人拍的啪啪响。
一路上,整个车上的知青们个个都被颠簸的泥巴路给颠的都昏昏欲睡突然被嘈杂的声音瞬间被吵醒过来。
有些人嘴里骂骂咧咧。有些人在抱怨着。
坐在车尾的苏樱和苏晴二人是第一个醒的,她们俩赶紧收拾好各自的行李包。
车尾的车门就被打开了,
一个男的很凶巴巴的说道:
“赶紧下车,别别磨磨蹭蹭快点啊快点!先把你们的大件行李丢下来。”
这男的也用拳头敲打了几下铁栏板。
苏樱和苏晴二人赶紧一前一后的把自己大行李包丢下车外,接着身后的人也纷纷往车外丢行李包。
车外又来了两个男的把地上的行李包全都提走了。
苏樱和苏晴先下了车,后面的人一个跟着一个跳下车。
来富春的知青有三十多了人,领导指挥后男的女的都对半分,很快排成两大长队。
富春的这位领导打开花名册就开始点名。
点一个就让人带着随身物品上他们要去下乡的下面分公社几个大队。
苏樱和苏晴二人都在一个分公社却不在一个大队上下乡。
曹丽却和苏樱在一个大队却不同村。
苏晴却和曹静一个大队,还在一个村,另外还有五个男同志分别分在其他的大队。
他们九个人同时去隆江公社响水大队。
另外还有一批有七八个知青和他们隆江公社是在一个地方也就同坐在同一辆拖拉机上。
坐火车时间长,怕这群知青们饿了,下了火车后人人都分到了几个窝窝头吃,也算是当午饭和晚饭。
一群人坐上拖拉机后就直奔向下面的隆江公社。
刚下完雨路滑,拖拉机开的很慢,开拖拉机的就是这次领人的干部叫李团辉,是一大队的生产队长。
他是县公社领导安排的,要他来接下乡的知青,他一大队的知青都已经塞满了,二大队到八大队这次都没有名额。
这几个大队村上的条件稍微好点。
“我叫李团辉,一大队的生产大队长,这次你们分配的几个大队这几天都在抢修大坝,上面领导就安排我们一大队二大队三大队抽几个人过来帮九大队十五大队今天来接人。”
这几天下大雨,今年夏天刚挑的大坝被水淹没了,九大队也就是苏樱要去的地方,和苏晴要去的十五大队,两个大队的大坝破了堤,却没有淹着村庄和房屋,而是淹了九大队和十五大队的共用的大河。
幸亏十五大队的房屋都是在高处,几天下的大雨没被淹到,破堤的水也都全部流进了双沟河里头。
今年又分配下乡知青来大队,这两个大队全都在冒雨修梯,没空派负责人去富春县公社去领人就派没受到淹灾的一大队二大队三大队的几个干部来帮忙。
九大队到十五大队都是比较穷的大队,所以让一大队二大队三大队等几个大队的人都看不起,关键是关系之间也处的不好。
要不是领导吩咐他们帮忙,他们这几个大队的干部们个个都是不会站出来亲自管这件事的,所以才有刚才李团辉和其他几个人的态度个个都不太好。
李团辉人今年刚三十八岁,已经娶妻生子,他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他见分到九大队那边的几个女同志长得漂亮,为了能留下个好印象,他才自我介绍了一下。
跟他来的三个人分成,在拖拉车前面还有一辆马车,拖着知青们的行李,马车上有两个人,拖拉车上另一个男的和知青们一起坐在斗子里,也是面无表情的双手抱臂,闭着眼小憩。
路况十分的颠簸,没人在乎车上这一批新知青,前面拖着行李的马车已经跑的没影了。
雨下下停停,终于到了隆江公社。
拖拉机停在公社的路边,李团辉大喊一声:
“下车下车下车~”
从公社门口出来许多大队的人来接知青。
车上的人全部下车又点了一次名字,人齐后知青们按被分配好的大队排好了队伍也领到了自己的大包行李。
苏樱站在九大队的队伍中,曹丽站在她的后面,苏晴在隔壁队伍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