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亲征(2 / 2)

……

面对大臣们的阻挠,光烈帝不为所动,淡淡道:“朕若不亲临襄阳,谁可统筹大局?”

此话一出,大臣们全都沉默了。

眼下大周能够独当一面的帅才,还真的没几个。

坐镇汉中的渤海侯糜业算一个,襄阳防线的大将军韩愚算半个。

至于其他诸军的都统制,都不得光烈帝信任。

这是唐末藩镇割据以来的通病,永安帝立国之初,为了对抗鞑子,授予各路将领极重的权力,后期为了收回他们的兵权,却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很多将领拥兵自重,成为军阀,不遵朝令,更有甚者,直接起兵造反。

周廷为了收拾军阀,整顿地方,不知耗费了多少钱粮甲兵。

北伐时,西路军的糜业,东路军的耿安国,都是光烈帝倚重的心腹。

然而耿安国投降鞑子,将东路军精锐全给卖了。

此举彻底摧毁了光烈帝那为数不多的信任。

这些日子以来,光烈帝经常反省自己,犯了轻信大将的错误。

如今要调动大军增援襄阳,襄阳战场由谁执掌大军,就成了问题。

韩愚是先帝朝的老臣,爵位仅次于渤海侯、镇远侯,为虎贲侯,食邑八百户,而渤海侯、镇远侯都是食邑一千户。

坐镇襄阳多年,有独当一面的经验和资格。

但有了耿安国的例子在前,光烈帝已经不敢相信任何一个将领。

如果韩愚举众倒戈,大周朝就算完了。

事关大周社稷,光烈帝不敢赌。

眼下放眼大周上下,除了他自己,真的没人更适合指挥襄阳战场。

当然,这些大臣的劝说,很多都是走个过场,历朝历代,皇帝亲征,都是危险的活。

周昭王伐楚,损兵折将,成为笑柄。

汉高祖亲征匈奴,被困白登山,差点就崩了。

隋炀帝亲征高丽,劳民伤财,有家不敢回。

这些都是惨痛的历史教训!

基于这些原因,大臣们劝说光烈帝不要以身犯险,都是出于臣子的本职。

反正影响不了光烈帝的决定。

太子听到光烈帝亲征,很是窃喜。

只要光烈帝一走,建康就是他说了算。

他要趁着光烈帝离京的这段时间,整顿朝堂,巩固自己的地位。

贺方和张钧互相对视一眼,都从彼此的眼神中看到了无奈。

张钧很想带兵,但他也知道自己年事已高,实在不适合军旅生活。

万一有个闪失,就是晚节不保。

贺方则是跃跃欲试,但他没有带兵的经验,尤其还是这种大兵团作战。

事关国运,他可不敢拿着人头担保。

就算侥幸赢了,功高震主也会遭到光烈帝猜忌。

光烈帝扫视群臣,将臣子们的脸色尽收眼底。

凡是露出轻松、坦然甚至窃喜的人,都被光烈帝打入了不可用名单。

当然,大臣们将皇帝的心思都摸透了。

所有人都是一个腔调,一个表情,偶尔有几个反常,真就是自寻死路。

太子最先是惊喜,而后意识到自己失态,立刻变成悲泣之色。

尽管太子以为自己的表情管理做的很好,但还是被人看到了。

这个人就是光烈帝一旁的洪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