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谈拢(2 / 2)

“哈哈哈,年轻人果然是有魄力,当年我其实也是这么想的。”邹文淮又是一阵开怀大笑,人一旦上了年纪,尤其是非常成功的人,老了以后总是会试图在一些年轻人身上找到自己年轻时候的样子,然后一阵感怀。

“不过嘉禾想要退市并不容易,您也知道,我挣点钱也不容易,所以还需要您老出面替我从股东手里回购一下股份。”

只要解决了股东手里的股份,市场上的那点股份他可以强制回购。

邹文淮不置可否,又聊起了另一个话题,“你对香江电影目前的这种境况怎么看?”

“必然结果吧,香江市场太小,演员青黄不接,导演纷纷北上,编剧更是江郎才尽。时代是在进步的,观众的审美也在进步,但是香江电影并没有跟着大家一起进步,跟不上大家的步伐,衰落也是最终的结果。”

“而且您看看金像奖,固步自封,一群自以为是的人,早晚自己玩自己的。”

听完杨简的一番话,邹文淮沉吟了几个呼吸,然后长叹一声,他能不知道香江电影的问题出在哪里吗?他知道,只是他不再不年轻了,而且继承人也不是吃这一碗饭的料。

“其实您不必惋惜,香江都已经回归了,香江电影也是华语电影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要大家消除偏见,积极合作,不用纠结于香江电影还是内地电影,我不知道为什么到现在还要分你我。”

杨简自然知道为什么香江电影人还要分你我,还不就是接受不了这种落差。

“我想您也知道吧,内地的一些演员来到香江发展,经常被歧视。而一些公司甚至不愿意和内地电影公司合作,他们还处在黄金年代的幻想里,换做是我,我都懒得搭理这些人。”

这时候的一些香江电影人,还带着一种高傲的姿态看待内地电影,但是聪明人已经开始积极北上寻找合作了。

“哎~你说的没错,还分什么你我,我们都是华语电影的一份子,香江电影衰落了,但是华语电影未来会越来越好。”

“你这个忙我帮了,如果可以的话,未来我希望你还是可以照顾一下香江电影。”

对于邹文淮的这个小要求,杨简没有丝毫犹豫就答应下来,“没问题,我别的不多,手里的项目很多,未来肯定是要在香江制作不少项目的。”

有一些电影肯定是不适合在内地制作拍摄,比如未来的《周处除三害》这类的电影,这类似的电影要是放在内地拍摄,根本就不可能过审,即便是过审,那大概率都是网大。

和邹文淮又聊了两杯茶的功夫,杨简才离开白加道邹宅回到半岛酒店。

两位老板达成一致之后,后续的事情就交给谈判团队去跟进,而邹文淮会在帮助杨简回购完股份之后才会宣布退休,不过也不是完全不管不问,而是会担任嘉禾的顾问,之后才会逐渐退出电影圈。

至于邹重珩,也如原时空一样,不会留在嘉禾,而是去接手邹文淮的其他生意。

其实如果邹文淮开口的话,邹重珩留在嘉禾也没问题,不过最多也是个吉祥物,真要插手具体事务也比较难,因为那个时候的嘉禾不再是上市公司,而是杨简的私产,不听话的人全都要被清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