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赵军坚守不出,我们该如何是好?”一位将领焦急地问道。
白起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光芒,说道:“派人佯装败退,引诱赵军追击。赵括年轻气盛,必定耐不住性子。”
“可是,若赵括不上当,怎么办?”另一位将领担忧地说。
白起自信地说道:“赵括急于证明自己,只要我们佯装得足够逼真,他定会追击。只要他一出营,我们便有机会。”
果然,赵括见秦军败退,不顾众人阻拦,率大军追击。白起见状,心中大喜:“鱼儿上钩了。”他立刻暗中派两万五千奇兵截断赵军后路,又以五千骑兵将赵军分割包围。
赵军被困,粮草断绝,军心大乱。赵括此时才意识到中了埋伏,但为时已晚。他望着四周如铁桶般包围的秦军,心中懊悔不已。
“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突围!”赵括大声喊道,试图鼓舞士气。
而此时,白起身披重甲,立于阵前,望着被困的赵军,心中思索着:赵军虽被困,但仍有四十万之众,若强攻,我军也会损失惨重。不如先围而不攻,待其疲惫不堪时,再发起总攻。
“将军,为何不趁此时发起攻击,一举消灭赵军?”副将有些不解地问道。
白起目光坚定地说:“赵军现在困兽犹斗,拼死抵抗,此时进攻,我军伤亡太大。等他们疲惫不堪,丧失斗志,便是我们进攻的最佳时机。”
数日后,赵军已疲惫不堪,军心涣散。白起见时机已到,大声下令:“进攻!”秦军如潮水般冲向赵军。
赵军虽拼死抵抗,但已无力回天。最终,赵军四十万降卒被白起坑杀。赵国从此一蹶不振,长平之战,成为战国历史的转折点,白起之名,更是令六国闻风丧胆。
白起望着那堆积如山的赵军尸体,心中五味杂陈。他深知,这一战虽成就了自己的威名,但也让无数人失去了生命。“战争,究竟是为了什么?”白起在心中默默问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