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曲此和曲茵一边组织士兵们重建营地,一边总结这次战斗的经验教训。
曲此站在被破坏的防御工事遗址前,望着那残垣断壁,心中满是沉思。他想:“敌人这次的进攻虽然被我们击退了,但他们的战术也给我们带来了不少挑战。我们不能总是被动防御,需要主动出击,在敌人集结之前就打乱他们的计划。”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决然,那是经历了多次战斗后的成长与坚毅。此时,北方边塞山的风依旧呼啸着,吹过这片满是疮痍的营地,带来的不是寒冷,而是一种激励他重新振作的力量。风中夹杂着雪粒,打在他满是汗水和灰尘的脸上,他却浑然不觉。
曲茵则在营帐里照顾伤员。她轻轻地为一名重伤员擦拭额头的汗珠,那伤员因为伤痛而紧皱着眉头,脸上毫无血色。曲茵的心里像被什么揪着一样难受,她暗暗责怪自己没有更好地保护这些士兵。她一边小心地换药,一边轻声安慰道:“兄弟,你要坚强些。你为了保卫家园受了伤,是英雄。等你康复了,我们还要一起并肩作战呢。”伤员微微睁开眼睛,虚弱地笑了笑,点了点头。营帐里弥漫着草药和血腥混合的气味,这让曲茵更加坚定了要让伤员们尽快好起来的决心。
随着营地的逐渐恢复,曲此开始着手训练一支特殊的部队——侦察队。他从士兵中挑选出那些身手敏捷、头脑灵活的人,亲自对他们进行训练。
在训练场上,曲此对侦察队员们说:“你们是我们的眼睛和耳朵,你们的任务是深入敌后,获取敌人的情报。这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和谨慎。”他示范着如何在雪地中隐藏自己的踪迹,如何利用风向判断敌人的位置。他趴在雪地上,身体紧贴着地面,像一只雪豹一样悄无声息地移动着,他的动作轻盈而敏捷,几乎没有惊动周围的积雪。侦察队员们都全神贯注地看着,心中对曲此充满了敬佩。
曲茵在营地的日常管理上也下了很大的功夫。她重新规划了营帐的布局,让营帐之间的通道更加合理,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响应。她还组织士兵们开垦了一片小田地,种植一些耐寒的蔬菜。她亲自拿着锄头翻地,每一下都充满力量。她想:“如果我们能自己种植一些蔬菜,就能减少对后方物资的依赖,也能让士兵们吃到新鲜的食物。”泥土的气息在空气中弥漫开来,虽然带着一丝寒冷,但却充满了生机。
春天再次降临北方边塞山的时候,大地开始解冻。山间的溪流破冰而出,欢快地流淌着,发出清脆的声响,仿佛在演奏着一曲重生的乐章。山上的树木抽出了嫩绿的新芽,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形成一片片光斑,温暖而又充满希望。
曲此带领侦察队开始了他们的第一次侦察任务。他们趁着夜色出发,悄悄地潜入敌人的势力范围。曲此走在最前面,他的眼神警惕地扫视着四周。他的心里有些紧张,毕竟这是第一次主动深入敌后,但更多的是兴奋,他渴望能获取到有用的情报,为下一次战斗做好准备。
他们在山林中穿梭,月光洒在雪地上,为他们提供了一些微弱的光亮。曲此小心翼翼地避开地上的树枝,生怕发出一点声响。突然,他听到了一阵轻微的马蹄声,他示意队员们停下,然后找了一个隐蔽的地方躲了起来。透过树叶的缝隙,他看到一小队敌人的巡逻兵经过。他仔细地观察着敌人的装备和人数,默默地记在心里。
曲茵在营地里则时刻担心着曲此和侦察队的安危。她站在了望塔上,望着远方的山脉,心中默默祈祷着:“哥哥,一定要平安归来啊。”她的眼神中透露出担忧,那是对亲人深深的牵挂。风轻轻吹过她的脸庞,带来一丝凉意,但她的心却像被火烤着一样焦急。
经过几天的侦察,曲此和侦察队终于返回了营地。他们带回了重要的情报:北胡人和西鞑人正在招募更多的士兵,并且在边境的一个山谷里囤积物资,似乎准备在夏天发动一次大规模的进攻。
曲此将情报汇报给曲茵和其他将领后,大家开始商讨应对策略。
曲此说:“我们不能坐以待毙,我建议我们先派出一支小部队,去破坏他们的物资储备,然后在他们的必经之路上设下埋伏。”
曲茵点了点头,补充道:“我们还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在敌人内部制造一些混乱,让他们互相猜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