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枪手博弈(一)(2 / 2)

借古鉴今 忙种 1011 字 16天前

再者是次序和概率的权衡。虽然从直观上看,命中率高的枪手(如A)似乎占优势,但由于博弈的动态性,每个枪手开枪的先后顺序以及命中的概率组合,会使得局势变得复杂。例如,c尽管命中率最低,但他先攻击最强对手A这一策略可能改变整个博弈结果。而且命中率只是影响因素之一,真正决定结果的是每个参与者基于自身利益权衡后对目标的选择策略。

最后是整体的策略最优。每个枪手要寻找的是一种策略组合,这种组合不是针对某一个对手的单次最优,而是综合考虑所有对手、所有可能情况后的整体最优。这意味着要考虑到自己攻击某个对手后,剩余对手的反应以及对自己后续生存概率的影响。

除了刚才讲的三个枪手决斗的例子,还有一个商业领域的枪手博弈经典案例。

假设有三家公司A、b、c在一个新兴的市场中竞争市场份额。公司A是行业巨头,类似枪手博弈中的A,实力最强,市场占有率高,技术等综合实力强;公司b是中等规模公司,类似枪手博弈中的b,有一定的竞争力;公司c是小公司,类似枪手博弈中的c,刚进入市场,实力较弱。

在市场竞争中,公司c知道自己无法和A正面抗衡。如果c和A争夺主流市场,很可能被A打败。所以c选择避开A的优势领域,开拓细分的小众市场,这就如同枪手博弈中c先攻击对自己威胁最大的A,通过差异化竞争来增加自己的生存几率。

公司b看到c的策略后,为了避免和A在主流市场过度竞争导致两败俱伤,也开始考虑寻找新的市场增长点或者和c进行合作,这类似枪手博弈中b也会考虑先攻击A来改变竞争格局。而公司A面对b和c的策略变化,也需要重新调整自己的市场策略,不能只依赖自己的优势去打压对手,可能需要考虑对细分市场的布局或者与其他公司合作等方式来维持自己的地位。

这个案例体现了在商业竞争中,不同实力的企业就像枪手一样,根据对手的情况和自身利益,不断调整策略,以争取最大的利益(市场份额)和生存空间。

在社交场合中,枪手博弈的逻辑也很实用。

比如在一个多人的社交圈子里有三个角色类似枪手博弈中的人物:有一个社交核心人物A,他很受欢迎、人脉广,就像枪手A一样有“高命中率”;还有比较活跃的b,有一定的朋友数量和社交影响力,类似枪手b;以及相对比较内向、朋友较少的c,类似枪手c。

当出现意见分歧或者利益冲突时,c如果和A产生直接冲突,c可能会处于劣势。所以c通常会避免和A正面冲突,这就如同在枪手博弈中先考虑对自己威胁最大的因素。c可能会和b建立更紧密的联系,以此来提升自己在社交圈中的地位。

对于b来说,b知道A的影响力大,但也会意识到c的潜在价值。b可能会在保持和A良好关系的同时,也注重和c的关系,利用c来平衡A的影响力,避免自己在社交圈被A的光芒完全掩盖。

而A虽然处于优势地位,但也需要考虑b和c的联合。如果A过于强势,可能会导致b和c联合起来对抗自己。所以A也需要适当调整自己的社交策略,关注b和c的感受,不能一味地只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例如在组织活动或者讨论事情的时候,A可能会适当听取b和c的意见,维护整个社交圈子的和谐稳定。

通过这种方式,社交圈子里的各方就像在进行一场枪手博弈,每个人都在根据自己和他人的社交地位和影响力来调整自己的社交策略,从而达到一种相对平衡的社交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