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彷徨(2 / 2)

“娘,爹不在了,我要养娘。”

“儿子,你养娘娘高兴,你看你两姐姐们,她们连自个儿都快养不起了,马上娘也要快生了,又多一张嘴,你两个姐姐们也指望不上了,你还有红美、红英、红利、红旗,弟弟妹妹们要念书求学呢,你要养也要实际点啊!哪能养得起啊!娘心里难受,你爹心气比任何人都高,要不你爹也不可能那么超前,让你学艺术。娘还是清楚的,艺术那东西以前是贵族们闲的没事干了玩儿的东西,纯粹是吞钱的,娘什么都清楚,什么都知道。”

红林和娘的聊天也开始清楚起来,爹是有大爱的爹,如果自私一点,就在那鸭绿江的小江南混日子,儿女们自有儿女们的福,念不念书的随便,怎么都是活一辈子。爹的脾性和去北京的思哲三大爷有点儿相似,都是想出人头地,不想沦落下去。当娘的能说儿子,你得去山里给家里挣钱吗?娘和爹一样,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们能成才,考上个好功名,跳出山里去大城市,当上个知识分子,从山里飞出去,成为有文化的人,可娘呢,已经为不停的生孩子,不停的养孩子,把他处于现实和魔幻存在的错觉之中,旧时代新时代的混乱沦落之中。娘最爱和萨满跳大神的婆子们一起了,一抽大烟袋又回到过去的陋俗之中,抽大烟袋岂不是一种无奈的心灵慰藉活动吗?世界永远如此,好像是魔鬼,永远会让世人做出一种矛盾的选择,既给熊掌,又给鲤鱼。现实没有完美的存在,太正常了,其实怎么选都是错的,生活没有选择,这是时代悲剧,也是时代的必然。

红林现在脑子失去了哲学和逻辑,什么黑格尔卢梭,康德尼采叔本华的,一到生活中,逻辑根本没有用。红林觉得艺术太过于虚幻和高高在上了。从鸭绿江边到这荒山野岭的林海林业局里,从温暖的地方到里这天寒地冻的受罪太荒谬了。大姐二姐成了其他男人的妻子,大腹便便的孕妇,太荒谬了。她们念了书,却成了别的男子的妻子,好老婆,又成了别人家传宗接代的工具,而她们的爹为了她们的前程已经睡在远山的针叶林下。他糊涂了,他竟然选择进山吃苦受罪,太荒谬了,自己为什么选择聂赫留朵夫的自虐自残方式呢?问题出在哪里呢?娘反而不同意他的奉献了,怎么判断山里山外的是与非对与错呢?挣钱非得往山里去不可,要前途就得呆在林业局里发展不可呀?

红林要毕业了,爹死了。李玉清,李笠文一对上海知识分子夫妇给了他许多见解和意见。李老师在大上海,丈夫又在北京做过历史研究方面的工作,都是见过世面的。如果选择留在上海北京发展也不是没有机会,可是历史的抉择中,尽管有些人不明白戊戌六君子的革新精神。慈禧愤怒地用钝刀砍了六君子的头,亡魂就是在法源寺超度的。

可是春天里,走进北京的法源寺,寺里的玉兰,白玉兰,还有丁香花,是可以和京西门头沟的戒台寺比美的。上海,北京有太多太多的历史沉淀的时刻了。对于年轻人的前程来说,在大上海,大北京发展更有机会,不能说明什么。李玉清和李笠文并非想用个人的奉献什么的精神,这是大势,国家民族发展的大势,理性和非理性的矛盾和逻辑和激情,在大势面前是废墟,是教条,空洞的,没有什么绝对的对与错。

“红林呀,弟弟妹妹得念书,至少也得初中毕业才行啊,如果可以的话,最好高中毕业。”

“李老师,我当然想在局里了,我爱画画。”

三人不再说什么了,根本不用说了,并非什么觉悟不觉悟,爱的奉献不奉献的问题。其实李老师和丈夫也后悔,为什么当初一拍脑子就跑到这荒芜的山沟沟里了?同学们在大城市里发展得可好了,都出书当教授的。其实李玉清想跟红林说,他现在的所有的希望就是把三个孩子培养好,考上同济复旦大学最好,通过文化教育的方式,实现子女们进大城市的人生逆袭。但不能说呀,红林以她为榜样啊!

“李老师,我不想去山里,但需要钱,山里林场的工资是局里的三倍。\"

“以后你会明白的,我刚开始从上海支边响应党的号召,新中国的建设解救人民太不容易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看到的全都是未来的光明和希望,我也想了许久,也一直困惑,也怀疑自己,还在北京亲戚家里住了一个月呢。东三省太不容易了,任何一个喜欢历史的都会感动,难道住在上海就一定比这里高级吗?我哥哥是不理解我自私的决定,是哥哥付出我才念完大学毕业,他觉得对,不听话非得自己找罪受,除了死去的父母最爱我的就是哥了,但我不能太过于自我了。如果你也有机会到悯忠寺去,会很震撼的了解整个东北地区的历史,前世今生,也许也会感动的。这可和秦赵的长平之战不一样,悯忠寺里的忠魂,爱国的魂灵们不能白白死呀,这座寺就是为了战死的士兵亡魂而建的,如果没有历史的奉献精神和传承精神,便没有一切。国都没有了,一切都是虚无和废墟,不是吗?全都是亡国奴,中国人全都在死人坑里。高句丽、日本人、俄国人全都在这片土地上侵略过,中国人在自己的土地上被屠杀,日本人在中国的黑土地上同沙俄战争,甲午海战,朝鲜战争,日本人一点点侵略占领。美国人、苏联人都参与进来了,抗日打了十四年啊,这里是我们的最丰饶肥沃的土地,在历史上太多的战争了,现在解放了。不说了,我刚来到林业局的时候和现在不一样,白雪皑皑的春天,大台子漫山遍野的杜鹃花,太美了,这可和南方的杜鹃花不一样。”

李玉清最爱的是江西瑶里的杜鹃花了,哪里也没有景德镇瑶里古镇汪湖森林大河两岸的杜鹃花美丽,但是南方的杜鹃和东北长白山的杜鹃不一样,在冬雪凛冽的天气中绽放的杜鹃可有寒梅的风骨,南方的杜鹃更有景德镇青瓷的婉约清纯纯粹青花之美。红林无语了,他还从来没见过李玉清老师描述的杜鹃之美,因为美已经被人类破坏了,大台子的杜鹃花,再也不是最初的杜鹃之美了。

“我明白,山里肯定还有最美的杜鹃花。”

李玉清的谈话是有深意的,他张红林还得慢慢领悟。爹给他创造了最好的学习艺术绘画的环境条件。在这艰苦的年月,玩了这么多年艺术,是奢侈的。红林的艺术境界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可有一种东西谁也教不了的是八大山人朱耸的和尚道人境界,也是僧道的境界,一僧一道的境界。古人其实更有审美的追求。红螺寺里的际醒大师,印光大师都是得了佛法悟道的禅师了。在红螺寺的禅林悟出佛祖的拈花献佛之旨。

红林去不了红螺寺山上的南天门处的弥勒峰,他只能去林场体验体验大自然的美。红林现在有了比较好的审美判断力,也能写一手好毛笔字了,没有刻意练毛笔字,一切都是画水墨画的水到渠成而已。上海大画家也曾跟他说,将来如果想在艺术上有更高造诣,必须临摹唐寅、倪瓒、文徵明、董其昌、仇英、黄公望、 石涛, 八大山人的自然不用说了,去美术馆临摹真迹,师法天地自然,也得是古人的神魂,否则是坐井看天,不是观天,连青蛙的境界都没有。

二姐夫更是个爱书的人,周围圈子里都是知识分子。张思睿去世之后,二姐夫看到红林好像对书和艺术失去了信心,一想到马上儿子就要出生了,而内弟要为生活奋斗了。这些明心草堂的书啊,芥子园画册啊,红林特爱惜,跟新的一样,干脆趁娘黄玉佩也无暇顾忌搬回了道口区的家里。而大姐夫李景山呢?天性有癖好,恃才高傲的性格有点儿宝玉的风骨,天生讨厌儿子。可他呢,想解救内弟脱离苦海,成为艺术家,画家之类的。他眼中的林业局根本没什么发展前途,林子总有伐完的一天,伐完林子之后呢?这些厂子不也得倒闭吗?李景山的看法确实有些超前了。大姐红玉就是欣赏他这个大才子,心甘情愿的听李景山一切指挥,即使李景山发脾气那也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