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那,应郴惧意全消,面复红润,目绽光彩。起坐于床,谢我道:“乐广兄,幸得君解此误会。我多日枉受惊扰,几丧性命。”
我笑曰:“应郴兄,你我挚友,君事即我事。怪我当日未释清,致君苦。今误会解,君可安心养病。”
自此,应郴病渐愈,你我情谊愈深。“杯弓蛇影”事传于当地,成众人谈资,诫人勿迷幻物,遇事先思,查探分明,莫自吓自扰,徒增烦忧。
此事过后,我常思之,觉世间多有类此者,心受幻影所蔽,苦不堪言。我遂决意周游四方,以所历之事劝诫众人。
行至一僻壤小村,遇一老者,其孙久受梦魇所困。据老者言,孙儿每夜梦恶鬼相逼,冷汗淋漓而醒,日渐消瘦萎靡。我详询情状,细察其居处,见窗棂破隙,恰对一歪斜树影,风动影晃,入屋若怪形。
我唤来小儿,于日间依其梦时之光线,以物仿影投射于壁,示其真相。小儿见之,恍然大悟,惧意顿消。老者见状,涕零感恩,我但笑而慰之,嘱其修窗整室,安小儿之心。
又至一城邑,遇一书生,性敏而多疑。其于书斋夜读,见烛光摇曳中壁上墨痕似有祟物欲出,自此惶惶不可终日,文思枯竭,学业几废。我观其壁,乃一幅古旧山水,墨渍斑驳,因光与影之幻,成怪象。
我引书生于不同光线下观之,释其原理,且为其另择书斋之位,使光入和畅。书生明悟后,重拾笔墨,潜心向学,学业大进,对我执弟子礼,敬谢教诲。
我一路行来,见诸多因疑生惧、因影受扰之人。或因檐下蛛丝摇曳似鬼魅之发,或因池鱼游影误为水怪之形。我皆以耐心解其惑,以实例破其迷。
岁月悠悠,我渐年老,然志未减。仍盼世间之人,遇莫名之惊、无端之惧时,能忆我“杯弓蛇影”之事,冷静察之,勿为表象所蔽,使心宁神安,生活顺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