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这一系列的手段,凤绾稳步推进自己的改革计划。然而,朝堂上的变数依然存在,尤其是保守派的老臣们,他们虽然表面上与改革派合作,但背地里,依然在策划着如何削弱凤绾的力量。
在一次朝堂的会议上,保守派的领袖之一——资深大臣王景明,突然提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都吃惊的建议:“陛下,当前朝中改革的速度过快,导致许多地方官员压力山大,民间也有不少反响。或许我们应该放缓改革步伐,待局势稳定之后,再考虑进一步推进。”
王景明的言辞非常有力,他不仅提出了放缓改革的建议,还列举了一系列改革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一提议,在朝堂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凤绾坐在一旁,冷静地看着这一切,心中已有计较。王景明显然是想借此机会牵制改革,但她并不打算让他如愿。
“王大人。”凤绾突然开口,声音清晰且坚定,“放缓改革步伐,无异于停滞不前。黎朝的局势,岂容我们再浪费时间?”她眼中闪烁着锋锐的光芒,“如果我们不抓住当前时机,未来的局势将更加复杂。我们必须有胆略,才能让黎朝走向更强盛的未来。”
凤绾的话音刚落,太子李泽宇便从一旁插言:“凤绾说得对。改革之事,不容拖延。既然我们决定进行改革,就应当全力推进,而非因一时的困难而放弃。”他的语气中带着坚决和冷厉,显然站在了凤绾一边。
这一番言辞,让在场的许多大臣纷纷低下了头,虽然表面上他们不敢与太子正面冲突,但心中的矛盾和不满却无从掩盖。
而此时,凤绾更是抓住了时机,继续加码:“我们的改革是为了黎朝的未来,为了百姓的福祉。我们不容任何人因为个人的利益而放慢这步伐。若有人仍然觉得改革不急,那么我愿意听听他如何看待黎朝未来的命运。”
凤绾的话一出,朝堂上的气氛变得愈加紧张。王景明试图反驳,但看到太子和凤绾的坚定态度,他却又无言以对。改革派和保守派的冲突再次升级,已经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
在接下来的几日里,凤绾与太子李泽宇联手,进一步推动改革的议案,并开始与一些地方豪强谈判,争取他们的支持。她在背后暗中运筹帷幄,将一切反对派势力逐步压制。黎朝的改革虽然充满了困难与挑战,但凤绾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改革的潮流,已经无法阻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