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首先通过手段,鼓动了各地的商会和富商,试图在公众中制造恐慌,宣称若此法案通过,地方上的商贸将受到极大打击,民众的生活也会因此陷入困境。紧接着,他们派出大量门徒,试图在朝堂上与一些保守派大臣联手,制造针对凤绾和太子的政治压力。
李逸轩的这一系列行动迅速引起了凤绾的注意,她明白,这场冲突势必将引发一场权力的博弈。她深知,若想彻底化解李家这一势力,她必须采取更加果断的措施。
凤绾决定主动出击。她知道,李逸轩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对手,仅仅通过舆论和公众情绪的反扑,很难压制住李家的势力。她必须在制度上施压,让李家陷入困境。
于是,凤绾通过自己手中的资源,开始暗中推动一项关于地方税收的改革提案。这项提案要求地方豪强及大族必须缴纳一定比例的税收,这些税收将直接用于地方的民生项目,而非过去那样被地方豪族私吞。
为了确保这项提案能够顺利通过,凤绾巧妙地安排了太子李泽宇亲自提出,借助太子的权威性,增加了该提案的通过概率。同时,凤绾还私下联络了几位朝中的重要官员,确保提案能够顺利上报并获得足够的支持。
李逸轩显然察觉到凤绾的意图,他决定提前布置反击。为了打击凤绾的信任度,李逸轩安排手下的几名商会领袖,暗中散播关于凤绾利用权力收取不合理税收的消息。消息传出后,凤绾的改革在地方上瞬间遭遇了强烈的反弹,许多百姓开始对这项税收法案产生了恐慌。
在这种情形下,凤绾不得不再次站出来,公开回应这些指控。在一场公开的辩论会上,她明确表示,税收改革的目的是让地方财富回流民间,改善百姓生活,而不是为了打压地方富豪。
“李家及一些地方豪强,试图通过散布谣言,来阻止改革。诸位大臣,难道你们不明白,若不进行税收改革,黎朝的贫富差距将愈加严重,民众的疾苦将愈加深重吗?”凤绾的语气坚定,眼中充满了对未来黎朝的信心,“我们不能为了一小部分人的利益,而让整个黎朝的百姓继续受苦。”
她的这一番话,得到了不少朝中清流官员的支持,也让那些曾经质疑她的人开始重新审视她的改革目标。甚至有些原本对她抱有敌意的大臣,也开始动摇,认为她的改革不无道理。
凤绾深知,自己的改革之路并不容易,但她从未打算放弃。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她决定继续加大改革力度,通过更加透明和公正的手段,进一步巩固自己的改革成果。
在太子李泽宇的支持下,凤绾逐渐赢得了更多的朝臣支持。而地方上,经过一番调整与改革后,曾经的豪强势力开始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许多地方商会不得不低头接受凤绾的税收政策。虽然李家仍旧在暗中策划,但凤绾已渐渐站稳了脚跟。
改革的道路依然充满挑战,但凤绾深知,这条路只要走对了,就能够带领黎朝走向更强大的未来。而她,也将在这场变革中,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