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杭城易主,隐藏任务(1 / 2)

灵魂空间 幸运二号 2042 字 4天前

杨惟忠甚至不敢回忆刚刚发生的伤痛一幕,当晚他幸运地没有受邀前往童大人的中军营帐饮酒,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突逢偷袭,常年的军旅生涯并没有让他乱了阵脚,第一时间指挥将士们投入战斗,等到穿戴铠甲持枪上马,收拢手下赶去营救童枢密,那里已是一片火海。紧接着士兵中毒,霹雳弹爆炸,叛军杀入营地,一连串的惊变让他们根本来不及组织有效的抵抗,恐慌情绪压倒了战斗意志,在羊群效应下无数官兵裹挟着四处逃亡。

没有什么可以解释开脱,败了就败了,而且败的很惨,杨惟忠麾下五千骑兵,五千步兵,兵荒马乱中之聚拢了不到两千骑兵,率先一步脱离战场,如败家之犬一般沿着北方来时的官道,翻山涉水历经数个时辰,长途奔波总算看到了希望,距离最近的富阳县还有不到十里。

十一万四散逃命的官军,除了小部分骑兵部队反应及时,利用战马的灵活机动从官道直奔杭州方向,大部分的将士化整为零,变成散兵游勇毫无目的地流窜在群山峻岭之中,直到发觉摆脱了身后追兵,才在一些将领的组织下慢慢聚拢起来。

一个个都成了惊弓之鸟,很多士兵中毒的症状还没有完全缓解,只能凑合在荒山野岭度过难熬的一夜,好在正值江南初夏季节,气温适宜,如若是寒冬季节,不用义军动手,免不了被冻死或者病死。

痛苦煎熬了半夜,这些来自西北方的兵卒,明显无法适应江南一带湿润又炎热的气候特点,饱受各种蚊虫侵扰,饥寒交迫的大量官兵试探着走出山野,手中拄着木棍,武器早就不知道丢在了什么地方,衣衫褴褛犹如一群逃荒来的难民,根本没有战斗力可言。

更让他们绝望的是,义军明智地没有选择进山追击,而是在官道几处关卡重兵把守,还配备了装备精良的骑兵队伍,好吃好喝地严阵以待,守株待兔。

是战,还是逃?打又打不过,一帮手无寸铁、身心疲惫的败军,如何应对全副武装、士气正盛的义军;逃又逃不掉,前后有重兵把守,翻过一座座大山逃往其他城池,恐怕多数人会死在半路;至于在山林中等待援军前来救援,先不说朝廷的尿性,等到那个时候,这数万官兵变成野人啃树皮都要饿死了。

唯一的退路就是投降,对,就是朝廷前来征讨叛军的正义之师向叛军投降,耻辱是耻辱了些,好歹能活下来,至于什么时候做决断,就要等到官军尝试过其他办法,山穷水尽,仅存的抵抗意志消耗殆尽之日,就是这场战争落幕之时。

对于这些收缴残兵俘虏的事情,云龙自然兴趣不大,寻常小兵杀的再多也没有贡献值和剧情参与度,从官军大溃败开始,他和同阵营二十来个玩家加入了骑兵大部队之间的追击战。

睦州城可谓是精锐尽出,除了守城必要的数千守卫,七万多将士倾巢而出,孤注一掷,现在看来这次豪赌赢的很彻底。为了将收益最大化,打疼打怕北宋朝廷,所有步兵用以逸待劳的方式收拾残局,保留了小部分骑兵作为战力威慑留守官道关卡,两万左右义军骑兵在方杰、方貌、石宝等大将率领下,死死地咬住了官军北逃的数万骑兵队伍。

利用痛打落水狗,不断蚕食敌军的战术方法,义军就像驱赶羊群的狼群,前方羊群跑的慢了,就狠狠地咬上一口,消灭掉松懈落伍的老弱病残,保持高压状态驱使羊群疯狂奔跑,顾不上反抗,直至筋疲力尽,失去了战斗能力从而轻易地将整个羊群吃掉。

第二天中午,又是一队骑兵队伍路过富阳县,沿街的房屋商铺无不房门紧闭,就连看家的狗都不敢发出声响,生怕被抓去当了肉食。要知道这个普普通通的江南小镇,在短短几天内已经两次易主,又经受了数波溃败官兵的光顾,吃的喝的洗劫一空,已经搞不清哪一方才是自己人,战乱年代,能活下去就不错了。

不过这次的队伍明显军容齐整,物资充沛,只是在镇上稍作休整,补给了一些清水就继续上路,经过打听,陆陆续续起码有数万官军逃亡杭州方向。

此刻杭州城外,最早的一批溃败骑兵经历一路奔波,满心欢喜到达了城下,本以为是可供避难的温暖港湾,此刻却大门紧闭,战势危及,为防叛军混入,没有军令不得开城。几个军士吼着嗓子都喊冒烟了,城头上的守将一个个像木头人似的不理不睬。

眼见越来越多的官军从睦州方向逃亡至此,数千人的大军困在城外忍受烈日暴晒,带头的一员将领终于越众而出,策马上前几步高声说道:

“本人乃京都禁军指挥使赵谭,与你家辛大人是相识好友,麻烦你通报一声,双方当面相认,自然能确认无误。”

“我家大人身体抱恙,请容稍等片刻。”

这一等就是半个时辰,要不是城外官军受制于人,早就破口大骂,什么时候他们受过自己人这样的窝囊气。

终于,走路颤颤巍巍的辛大人在几名护卫的搀扶下登上城墙,面对昔日朝中同僚的攀附交情,甚至苦苦哀求全然不顾,义正言辞地讲了几句大道理,最后命令城内守军,凡是靠近百米之内者直接开弓射击,格杀勿论,顿时气的城外群情激愤,一个个晒的无精打采,骂起人来可难听了。

走下城墙,身后架住他的几人才收起袖中的匕首,满脸愁容的辛大人走到一名轻摇羽扇的文士身边。

“今日过后,恐怕本将四面树敌,一世英名毁于一旦啊。”

“大人恪守本职,御敌城外,何罪之有,只要配合几天,我等全身而退,必然不伤将军分毫,更何况童枢密等一众将领生死难料,城外的败军退无可退,能不能活着到达秀州,犹未可知。”

羽扇文士正是梁山阵营的军师,按照与睦州城叛军暗中商议的计划,他们早早地做好准备,昨夜袭营、混乱跟他们一点没有关系,忍痛割舍了数万步兵,八千骑兵借着夜色掩护迅速北上,沿途还设下层层障碍,终于在天亮后不久赶到杭州城。

后面的事情则进展顺利,杭州守将是童贯麾下心腹爱将,与梁山阵营吴用等人也算相识,听闻睦州城外官军大败,正在往这里逃亡,乱了方寸的守军不疑有他,将这支骑兵队伍放入城后。

很快图穷匕见,反戈一击,梁山骑兵将全无准备的守军清理完后,换上自己的兵士,闭门不开,成功断绝了官军退路,让他们只能在逃亡路上跟叛军死拼,又将责任推给别人,真是招一石三鸟的妙计。

入夜,杭州城外叫喊开门的官军早就没见了踪影,与其留在原地等死,还不如省下力气继续跑路,早点到达百里之外的秀州才算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