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大智若愚.结局迥异(2 / 2)

“我郭子仪戎马一生,得罪的人也不少。祖坟被挖,这也是我的报应,怨不得别人!”郭子仪在与同僚大臣交谈时,平静地说出了这番话。他的语气中没有丝毫的怨恨与愤怒,只有对命运的坦然接受与对过往的深刻反思。

这番话,很快便传到了鱼朝恩的耳中。鱼朝恩原本以为,自己的这一举动会让郭子仪怒火中烧,从而失去理智,做出一些对自己不利的举动。然而,他万万没有想到,郭子仪竟然会如此豁达地面对这一切。这份宽容与豁达,让鱼朝恩也不禁感到吃惊与敬佩。

郭子仪的豁达,并非一时冲动之举,而是他一生智慧的结晶。他深知,权力斗争如同旋涡,一旦卷入其中,便很难全身而退。而自己的职责,是守护大唐的江山社稷,而非陷入个人的恩怨情仇之中。因此,他选择了以大局为重,以德报怨—

十年时光匆匆流逝,长安皇宫内郭太师府迎来了一个盛大的日子——郭子仪的八十大寿。这一日,阳光明媚,春风和煦,朝中几乎所有的文武大臣都身着华服,手捧贺礼,络绎不绝地踏入郭府大门。就连平日里深居简出的唐德宗,也亲自驾临,为这位四朝元老祝寿。

郭子仪端坐在大堂之上,精神矍铄,满面红光,仿佛岁月并未在他身上留下太多痕迹。满朝文武望着这位传奇人物,纷纷上前祝贺:“在下预祝郭太师寿比南山,福如东海!”祝福声此起彼伏,响彻整个郭府。

就在这时,唐德宗站起身来,目光温和地望着郭子仪,缓缓说道:“郭爱卿,你是我大唐的四朝元老,为朝廷立下了汗马功劳。今日是你八十大寿,你想要朕给你什么赏赐?”

众人屏息以待,只见郭子仪朗然一笑,说道:“陛下,我什么都不需要。假如陛下非要赏赐我,那就赐给我十名如花似玉的年轻美女吧!”

此言一出,犹如平地惊雷,震惊了在场的所有文武大臣。他们面面相觑,私下里窃窃私语:“郭子仪你已经八十岁高龄,还需要美女啊?”言语间充满了不解与惊讶。一旁的唐德宗也是神色尴尬,一时之间不知该如何回应。

然而,郭子仪却仿佛并未在意众人的反应,他依旧微笑着,眼神中闪烁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光芒。这场寿宴最终在一片复杂而微妙的氛围中结束,而郭子仪的惊世之请也成为了朝野上下热议的话题。

五年时光转瞬即逝,郭子仪以八十五岁高龄仙逝于府中。这一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让整个大唐都沉浸在悲痛之中。唐德宗惊闻噩耗,立即放下手中政务,匆匆赶到郭府。他抚棺痛哭,声音哽咽:“郭爱卿啊!我失去了一个导师啊!大唐失去了一个强大的支柱!”

随后,朝廷为郭子仪举行了盛大的悼念仪式。长安城内,白幡飘扬,哀乐低回,人们纷纷前来吊唁这位传奇人物。唐德宗更是下令休朝半月,以示对郭子仪的哀悼与敬仰。

郭子仪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惊世之请也引发了无数人的思考与讨论。有人认为这是他对生命的热爱与追求;有人认为这是他晚年生活的孤独与无奈;也有人认为这是他对权力与地位的另一种诠释。然而,无论真相如何,郭子仪都已经化作历史的尘埃,而他的故事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成为一段永恒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