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魏忠贤不死,大明真的能不灭吗?(2 / 2)

但是。

铁板一块的朝堂,更危险。

魏忠贤所扮演的角色,就是为了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

……

【如果我们仔细分析魏忠贤的履历,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他从万历17年入宫。一直到万历48年。

魏忠贤在整整30年的时间里,一直都是默默无闻。】

【甚至还被冠上了一个憨傻的评价。】

【在明熹宗朱由校继位之后,魏忠贤像是换了一个人似的迅速崛起。】

【这得感谢一个人,就是朱由校的乳母客氏。】

【明熹宗朱由校是由客氏一手带大的,客氏为了谋求更多的利益,

需要有人做她的帮手和代言人,无疑,魏忠贤这位老太监,就是最好的选择。】

【在魏忠贤和客氏的联手之下,大明历史上最大的阉党集团,也应运而生了。】

……

【这就是命啊!只要活着,一切皆有可能。】

一条后世的弹幕突然闯了进来。

连魏忠贤自己都没想到,30多年没受到重用的他。

竟然还有飞黄腾达的一天。

而这一切,都源于一个女人。

如果这个女人没有任何争夺利益的欲望,那么,也不会有后来权倾朝野的他。

……

而在得知做皇帝的乳母也有可能成为分裂朝堂的工具。

各个位面的封建大家长们,才开始关注这个问题。

但是。

古代以孝治天下。

皇帝也是人。

让皇帝对曾经的乳母下手,还真就没有这个先例。

况且。

她就只是想在宫里获得一些地位,和一些钱财而已。

又有什么错?

……

【魏忠贤其实对于百姓来说挺好的,他从来不压榨百姓。

从这一点上来说,百姓就应该念他的好。】

这一条弹幕,可谓是说到了精髓之处。

要知道当时魏忠贤主要针对的对象是从官商身上搞钱。

制衡东林党,避免一家独大,还有他将边关法务安排的妥妥当当的。

底层的老百姓即便是遭遇了天灾,也还能有一口饭。

所以说好坏之分,都是从各自的利益出发来区分的。

能说有绝对的好和绝对的坏吗?

……

【其实啊,所谓的阉党是那些东林党人给魏忠贤和依附于他的朝臣们冠上的名称而已。

因为。

魏忠贤在天启年间做的最主要的事情就是打压东林党。

而笔杆子又掌握在东林党人手中,他们能说魏忠贤的好吗?】

【东林党人代表的是江南大地主阶级的利益。

他们在朝堂上的话事人。】

【他们打着道德君子的旗号,干着党同伐异的勾当。

是一群想靠着操控朝局,来维护自身既得利益的蛀虫腐儒。】

【这就有点儿双标了吧?】

【你维护你的利益就是对的,别人维护别人的利益就是错的?】

……

看到天幕上出现了这样的解释。

很多老百姓恍然大悟了。

对啊!

这世界上哪有什么对错之分。

只不过是代表的利益不同,一方在攻击另一方罢了。

这个时候!

笔杆子掌握在谁的手里,谁就有话语权。

很显然。

东林党人是由一群读书人组成的,话语权在他们那边。

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

通过不断的强调魏忠贤的恶,来给世人灌输他是一位十恶不赦的人。

他们操控了朝堂,还想利用自己的笔杆子操控全天下人的思想。

这群人可恶至极。

这么解释下来,孰是孰非就一目了然了。

……

要说起文人在朝堂的地位提升,始于宋朝。

宋朝之前。

混乱的五代十国里,武将杀文人就像杀鸡一样。

文人一直被武将压制。

好不容易翻身,他们立即紧紧的抱在了一起。

想要更多。

人性的贪婪,在他们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