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我们碗中有粮,心中有你!(2 / 2)

【时间过得好快啊!转眼间袁爷爷已经离开我们三年了。

说实话,这是我第一次为一个素不相识的人悲伤,很痛,很痛……】

华夏人是能够共情的。

也是会感恩的。

要是没有他,我们现在还饿着肚子呢。

小时候物产没有那么丰富,全国上下都有一句口号。

那就是不能浪费一粒粮食。

而且我们学的课本上,一直都在强调这件事情。

就这样告诉我们。

我们国家现在粮食产量并不高,要珍惜每一粒粮食。

直到现在。

哪怕掉在地上的米粒儿,经过饥荒的那一代人,

都得把它捡起来放进嘴里。

这就是刻在骨子里的教养。

……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故牺牲而不惜,其人其事,与日月以争光。】

这句话虽然有些拗口,

但总体而言,就是对袁爷爷这种人最好的标榜。

他们活着的时候,让我们饱腹。

虽然人已经离开了,

但好像又没有完全离开。

生活中!

到处都有他的影子。

还有些网友说,就感觉只过了几天而已。

完全没有疏离感。

……

【那天晚上我们的食堂只有米饭,餐盘里是最干净的一次,大家也没有往日的嬉笑,只是埋着头扒拉米饭。

从那天开始我突然意识到,现在能吃饱不是因为我多厉害。

而是因为他,也是从那天开始严肃的教育我的孩子不可以浪费粮食。】

对呀!

未曾谋面,深受其恩!

他是无可替代的,独一无二的先辈。

天佑中华,这几个字也不是仅仅是说说而已。

每当华夏民族面临危难之际,

总有英雄横空出世,拯救华夏于危难。

其实在袁老走的那一天,大家的心情都很低落。

我敢说。

没有一个华夏人心里没有他。

没有一个华夏人提到他的离开,会嘻嘻哈哈。

只会默默的抹眼泪。

……

【我还记得那天下午,我们正在上课呢。

老师的手机放在一边。

听到一声消息提醒,老师只是瞅了一眼。

然后再说话的时候就哽咽了。

我们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接下来,老师声泪俱下的把这个消息讲给我们听。】

【然后。】

【整个教室沉默了好久,记得那一堂课,我们后来就没有再上下去了。】

嗯!

袁老曾是我们这一代人应该追的星。

即便是过去百年,千年,哪怕是万年。

袁爷爷的名字,依然会被人们提起。

他的事迹,依然会被人们津津乐道。

虽然以后的人不至于为他而哭泣,但他们肚子里下去的粮食,一定是袁爷爷给他们吃的。

……

一生一件事,满桌满口香,食神陈鹤归,天喜人悲伤。

神农归位,山河同泣!

袁公千古,稻香绵长!

………